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常见问题讲解)第六章 空间解析几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108.98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空间解析几何 1.建立平面方程与直线方程的方法 小结求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在已知一给定点的条件下,关键 是求出平面的法线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这要以两向量的点积和叉 积的运算为基础.另外,求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的方法往往不是一种, 读者可灵活运用已给的条件,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求出平面方 程或直线方程. 例3求平行于y轴,且过点41,-5,)与B3,2,-3)的平面方程. 解一利用向量运算的方法。关键是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因为平 面平行于y轴,所以n⊥j.又因为平面过点A与B,所以必有n⊥AB. 于是,取n=j×AB, i j k 而AB={2,7,-4},所以n=010=-4i-2k, 27-4 因此,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得-4(x-1)+0y+5)-2(:-1)=0,即 2x+z-3=0. 解二利用平面的一般式方程。设所求的平面方程为 Ax+By+Cz+D=0, 由于平面平行于y轴,所以B=0,原方程变为Ax+C2+D=0,又 所求平面过点A(1,-5,1)与B(3,2,-3),将A,B的坐标代入上述 方程,得1+C+D=0, 解之得A=2C,D=-3C,代入所设方程, 3A-3C+D=0, 故所求平面方程为2x+:-3=0

空间解析几何 1.建立平面方程与直线方程的方法 小结 求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在已知一给定点的条件下,关键 是求出平面的法线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这要以两向量的点积和叉 积的运算为基础.另外,求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的方法往往不是一种, 读者可灵活运用已给的条件,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求出平面方 程或直线方程. 例 3 求平行于 y 轴,且过点 A(1,5,1)与B (3, 2 ,  3)的平面方程. 解一 利用向量运算的方法。关键是求出平面的法向量n.因为平 面平行于 y 轴,所以n  j .又因为平面过点 A 与B ,所以必有n  AB . 于是,取n= j  AB , 而 AB ={2,7,4} ,所以 n = 2 7 4 0 1 0 i j k =  4i  2k , 因此,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得  4(x 1)  0( y  5)  2(z 1)  0 ,即 2x  z  3  0 . 解 二 利 用 平 面 的 一 般 式 方 程 。 设 所 求 的 平 面 方 程 为 Ax  By  Cz  D  0 , 由于平面平行于 y 轴,所以 B  0,原方程变为 Ax  Cz  D  0,又 所求平面过点 A (1, 5, 1)与B (3 , 2, 3),将 A, B的坐标代入上述 方程,得          3 3 0 , 0 , A C D A C D 解之得 A  2C , D  3C ,代入所设方程, 故所求平面方程为 2x  z  3  0

例4求通过点(3,0,0)和点(0,0,1)且与x0y平面成”角 的平面的方程. 解设所求平面方程为A+By+C:+D=0, 平面过点8,00,有31+n=-0,即4=日,① 平面过点(0,0,1),有C+D=0,即C=-D,( ② 又,平面与x0面成角,有os C 321x4+B+C' ③ 即A2+B2-3C2=0, 解①②③得B=±26D, 3 故所求平面为号x±-心+D=0。 即 x±V26+3z-3=0. 例5求过点1,-2,)且垂直于直线 x-2y+2-3=0的平面方程. x+y-z+2=0 解 知 直 线 的方向向量为 li j k 5=1,-2,1}×1,1,-1}=1-21={1,2,3}, 11- 由于平面与该直线垂直,故可取平面的法向量为该方向向量s, 即n=s={1,2,3}, 由点法式得平面方程x-1+2y+2)+3(2-1)=0,即x+2y+3z=0. 例6求通过点八21,且与直线名2垂直相交的直线方 程. 解利用向量运算的方法。在已知点的条件下,关键是求出直线

例 4 求通过点(3 , 0 , 0)和点(0 , 0 , 1)且与 xOy 平面成 3 π 角 的平面的方程. 解 设所求平面方程为 Ax  By  Cz  D  0, 平面过点(3, 0, 0),有 3A  D  0 , 即 3 D A   , ① 平面过点(0, 0, 1), 有 C  D  0 , 即 C  D , ② 又,平面与 xOy 面成 3 π 角,有 π cos 3 = 2 1 = 2 2 2 1 A B C C    ,③ 即 3 0 2 2 2 A  B  C  , 解 ①②③得 B = D 3 26  , 故所求平面为 3 D  x 26 0 3  Dy  Dz  D  , 即 x  26  3z  3  0 . 例 5 求过点(1,2 ,1)且垂直于直线            2 0 2 3 0 , x y z x y z 的平面方程. 解 已 知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s  {1, 2,1}{1,1,1}= 1 1 1 1 2 1  i j k ={1, 2 , 3}, 由于平面与该直线垂直,故可取平面的法向量n为该方向向量s, 即n  s ={1, 2 , 3}, 由点法式得平面方程 x 1 2(y  2)  3(z 1)  0 ,即 x  2y  3z  0 . 例 6 求通过点 (2 , 1, 3) P0  且与直线 2 2 1 0 1     x  y z 垂直相交的直线方 程.解 利用向量运算的方法。在已知点的条件下,关键是求出直线

的方向向量s.为此先求出过点P,(2,-1,3)且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方 程,再求出已知直线与此平面的交点,利用交点与已知点找出所求直 线的方向向量s,即可得到所求的直线方程.其步骤如下: (i)过点P。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方程为-(x-2)+2(z-3)=0,即 x-2z+4=0. (ii)求上述平面与直线的交点B,为此令一=二2=1,x=1-1, -102 y=0,z=2+21, 将上述参数方程代入平面x-2z+4=0中,有1-1-2(2+2)+4=0, 得, 所以x=4 ,=0,:=号,即 1 50, ),所以 5 s=P丽=-l, (iii)写出所求直线方程。由于直线过点(2,-1,3),故所求直线方 程为-2-y+-3,即X-2=+1--3 6 -13 6 -53 5 5 例7求过点Mo(-1,2,)且与两平面元1:x+y-2z=1和π2: x+2y-z=1平行的直线方程. 解设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s={m,n,p,m1=1,1,-2}, n2={1,2,-1}, 因为所求直线1与π1,π2平行,所以s⊥m,s⊥2, i j k 取s=m1×n2=1,1,-2×{1,2,-1=11-2=3i-j+k=3,-1,1, 12-1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2=-1. 3-1

的方向向量 s .为此先求出过点 (2 , 1, 3) P0  且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方 程,再求出已知直线与此平面的交点,利用交点与已知点找出所求直 线的方向向量s,即可得到所求的直线方程.其步骤如下: (i)过点P0 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方程为  (x  2)  2(z  3)  0,即 x  2z  4  0 . (ii)求上述平面与直线的交点P1,为此令 2 2 1 0 1     x  y z =t, x  1 t , y  0 , z  2  2t , 将上述参数方程代入平面 x  2z  4  0中,有 1 t  2(2  2t)  4  0 , 得 t = 5 1 , 所 以 5 4 x  , y  0 , z = 5 12 , 即 ) 5 12 ,0, 5 4 ( P1 , 所 以 s  P0P1  6 3 { , 1, } 5 5   , (iii)写出所求直线方程。由于直线过点 (2 , 1, 3) P0  ,故所求直线方 程为 5 3 3 1 1 5 6 2      x  y z , 即 3 3 5 1 6 2      x  y z . 例 7 求 过 点 ( 1, 2 ,1) M 0  且 与 两 平 面  1 : x  y  2z  1 和  2 : x  2y  z  1平行的直线方程. 解 设 所 求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s  {m, n, p} , {1,1, 2} n1   , {1, 2, 1} n2   , 因为所求直线l 与 1 , 2平行,所以 n1 s  , n2 s  , 取 n1 n2 s   ={1,1,  2}{1, 2, 1}= 1 2 1 1 1 2   i j k =3i  j  k ={3, 1,1},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1 1 2 3 1       z x y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