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3分)如图所示,点P到直线的距离是() P A.线段PA的长度B.线段PB的长度C.线段PC的长度D.线段PD的长度 2.(3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4C.x≠0D.x≠4 3.(3分)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 4.(3分)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 是() 5-4-3-2-10 2 A a>-4 B bd>0 C.a>dDb+c>0 5.(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6.(3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6 12C.16D.18 7.(3分)如果a2+2a-1=0,那么代数式(a 的值是()
2017 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 分) 1.(3 分)如图所示,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 A.线段 PA 的长度 B.线段 PB 的长度 C.线段 PC 的长度 D.线段 PD 的长度 2.(3 分)若代数式 有意义,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4 C.x≠0D.x≠4 3.(3 分)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 A.三棱柱 B.圆锥 C.四棱柱 D.圆柱 4.(3 分)实数 a,b,c,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 是( ) A.a>﹣4 B.bd>0 C.|a|>|d| D.b+c>0 5.(3 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3 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 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6 B.12 C.16 D.18 7.(3 分)如果 a 2+2a﹣1=0,那么代数式(a﹣ )• 的值是( )
A.-3B.-1C.1D.3 8.(3分)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 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 贸易额亿美元 5000 4803.6 4718745544 东南亚地区 4000 4436.5 东欧地区 300036325 2000 1523.61660.6 1001440115710、13682 13320 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年份 (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A.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 B.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 C.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4200亿美元 D.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倍还多 9.(3分)小苏和小林在如图1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 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 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 B.﹣1 C.1 D.3 8.(3 分)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 2011﹣201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 (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 ...的是( ) A.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 B.2011﹣201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 C.2011﹣201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 4200 亿美元 D.2016 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 3 倍还多 9.(3 分)小苏和小林在如图 1 所示的跑道上进行 4×50 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 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 y(单位:m)与跑步时间 t(单位:s)的对应关系 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起小苏 小林 50m 图1 小苏 小林 0 图2 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 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 C.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 D.小林在跑最后100m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2次 10.(3分)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投掷一枚图钉的某次实验的结果 4“钉尖向上”的频率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投掷次数 下面有三个推断: ①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308,所以“钉尖向上 的概率是0.616: ②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 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8 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一定
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 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 C.小苏前 15s 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 15s 跑过的路程 D.小林在跑最后 100m 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 2 次 10.(3 分)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投掷一枚图钉的某次实验的结果. 下面有三个推断: ①当投掷次数是 500 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 308,所以“钉尖向上” 的概率是 0.616; ②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 0.618 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 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 0.618; 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 1000 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一定
是0.620 其中合理的是() A.①B.②C.①②D.①③ 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题3分) 11.(3分)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 12.(3分)某活动小组购买了4个篮球和5个足球,一共花费了435元,其中 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3元,求篮球的单价和足球的单价.设篮球的单价为 x元,足球的单价为y元,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13.(3分)如图,在△ABC中,M、N分别为AC,BC的中点.若S△CMN=1,则S 四边形ABNM= 14.(3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点,A=CD.若∠CAB=40°, 则∠CAD= 15.(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OB可以看作是△OCD经过若 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OCD得到△AOB 的过程
是 0.620.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③ 二、填空题(本题共 18 分,每题 3 分) 11.(3 分)写出一个比 3 大且比 4 小的无理数: . 12.(3 分)某活动小组购买了 4 个篮球和 5 个足球,一共花费了 435 元,其中 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 3 元,求篮球的单价和足球的单价.设篮球的单价为 x 元,足球的单价为 y 元,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 13.(3 分)如图,在△ABC 中,M、N 分别为 AC,BC 的中点.若 S△CMN=1,则 S 四边形 ABNM= . 14.(3 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C、D 为⊙O 上的点, = .若∠CAB=40°, 则∠CAD= . 15.(3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OB 可以看作是△OCD 经过若 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OCD 得到△AOB 的过程: .
16.(3分)图1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Rt△ABC,∠C=90°,求作Rt△ABC的外接圆 作法:如图2 (1)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Q 两点 (2)作直线PQ,交AB于点O (3)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O即为所求作的圆 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C 、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题-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 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5分)计算:4cos30°+(1-√2)0-√12+|-2 2(x+1)>5x-7 18.(5分)解不等式组:{x+10 19.(5分)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 求证:AD=BC
16.(3 分)图 1 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Rt△ABC,∠C=90°,求作 Rt△ABC 的外接圆. 作法:如图 2. (1)分别以点 A 和点 B 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 P,Q 两点; (2)作直线 PQ,交 AB 于点 O; (3)以 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O.⊙O 即为所求作的圆. 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 72 分,第 17 题-26 题,每小题 5 分,第 27 题 7 分,第 28 题 7 分,第 29 题 8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5 分)计算:4cos30°+(1﹣ )0﹣ +|﹣2|. 18.(5 分)解不等式组: . 19.(5 分)如图,在△ABC 中,AB=AC,∠A=36°,BD 平分∠ABC 交 AC 于点 D. 求证:AD=BC.
20.(5分)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 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 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 九题古证 (以上材料来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和《古代世界数学 泰斗刘徽》) 请根据该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 证明:S =S (S△ANF+S△FGC),S矩形EBMF=S△ABC-( 易知,S△ADC=S△ABC, 可得S矩形NFGD=S矩形EBMF M C 21.(5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3)x+2k+2=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有一根小于1,求k的取值范围. 22.(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为一条对角线,AD∥BC,AD=2BC,∠ ABD=90°,E为AD的中点,连接BE (1)求证:四边形BCDE为菱形; (2)连接AC,若AC平分∠BAD,BC=1,求AC的长
20.(5 分)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 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 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 九题古证. (以上材料来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和《古代世界数学 泰斗刘徽》) 请根据该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 证明:S 矩形 NFGD=S△ADC﹣(S△ANF+S△FGC),S 矩形 EBMF=S△ABC﹣( + ). 易知,S△ADC=S△ABC, = , = . 可得 S 矩形 NFGD=S 矩形 EBMF. 21.(5 分)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2﹣(k+3)x+2k+2=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有一根小于 1,求 k 的取值范围. 22.(5 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D 为一条对角线,AD∥BC,AD=2BC,∠ ABD=90°,E 为 AD 的中点,连接 BE. (1)求证:四边形 BCDE 为菱形; (2)连接 AC,若 AC 平分∠BAD,BC=1,求 AC 的长.
23.(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k(x>0)的图象与直线 y=X-2交于点A(3,m) (1)求k、m的值; (2)已知点P(n,n)(n>0),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 点M,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函数y=E(x>0)的图象于点N ①当n=1时,判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 24.(5分)如图,AB是⊙O的一条弦,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EC⊥OA于点 C,过点B作⊙O的切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DB=DE (2)若AB=12,BD=5,求⊙O的半径
23.(5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函数 y= (x>0)的图象与直线 y=x﹣2 交于点 A(3,m). (1)求 k、m 的值; (2)已知点 P(n,n)(n>0),过点 P 作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交直线 y=x﹣2 于 点 M,过点 P 作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交函数 y= (x>0)的图象于点 N. ①当 n=1 时,判断线段 PM 与 P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 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 n 的取值范围. 24.(5 分)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E 是 AB 的中点,过点 E 作 EC⊥OA 于点 C,过点 B 作⊙O 的切线交 CE 的延长线于点 D. (1)求证:DB=DE; (2)若 AB=12,BD=5,求⊙O 的半径.
25.(5分)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 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査,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 分制)如下: 甲78867481757687707590757981707480 86698377 乙93738881728194837783808170817378 82807040 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成40≤x≤50≤x≤60≤x≤70≤x≤80≤x≤90≤X 绩x49 人 甲 0 11 (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 -69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 分析数据 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 部平均中位众
25.(5 分)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 400 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 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 20 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 分制)如下: 甲 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 75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 乙 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 80 81 70 81 73 78 82 80 70 40 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成 绩 x 人 数 部 门 40≤x≤ 49 50≤x≤ 59 60≤x≤ 69 70≤x≤ 79 80≤x≤ 89 90≤x ≤100 甲 0 0 1 11 7 1 乙 (说明:成绩 80 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 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 ﹣69 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 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 分析数据 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 部 平均 中位 众
门数数数 甲78377.575 乙7880.581 得出结论:a.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 ;b.可以推断出 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为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 断的合理性) 26.(5分)如图,P是AB所对弦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M⊥AB交AB于点M, 连接MB,过点P作PN⊥MB于点N.已知AB=6cm,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cm P、N两点间的距离为ycm.(当点P与点A或点B重合时,y的值为0 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ⅹ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 c 1 6 2.0 2.3 2.1 0.9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 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AN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度约 27.(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B(点 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直线BC的表达式; (2)垂直于y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BC 交于点N(x3,y),若x1<x2<x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1+x2+x3的取值范围
门 数 数 数 甲 78.3 77.5 75 乙 78 80.5 81 得出结论:a.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 ;b.可以推断出 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为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 断的合理性) 26.(5 分)如图,P 是 所对弦 AB 上一动点,过点 P 作 PM⊥AB 交 于点 M, 连接 MB,过点 P 作 PN⊥MB 于点 N.已知 AB=6cm,设 A、P 两点间的距离为 xcm, P、N 两点间的距离为 ycm.(当点 P 与点 A 或点 B 重合时,y 的值为 0) 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 y 随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 x 与 y 的几组值,如下表: x/cm 0 1 2 3 4 5 6 y/cm 0 2.0 2.3 2.1 0.9 0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 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AN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度约 为 cm. 27.(7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x2﹣4x+3 与 x 轴交于点 A、B(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直线 BC 的表达式; (2)垂直于 y 轴的直线 l 与抛物线交于点 P(x1,y1),Q(x2,y2),与直线 BC 交于点 N(x3,y3),若 x1<x2<x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 x1+x2+x3的取值范围.
28.(7分)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与点B、 C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至点Q,使得CQ=CP,过点Q作QH⊥AP于点H, 交AB于点M (1)若∠PAC=a,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MB与P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图形M,给出如下的定义:若在 图形M上存在一点Q,使得P、Q两点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则称P为图形M 的关联点 (1)当⊙O的半径为2时, ①在点P1(1,0,P2(1,√3),P(5,0)中,⊙0的关联点是 ②点P在直线y=-x上,若P为⊙o的关联点,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C的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2,直线y=-x+1与x轴、y轴交于点A、B.若 线段AB上的所有点都是⊙C的关联点,直接写出圆心C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8.(7 分)在等腰直角△ABC 中,∠ACB=90°,P 是线段 BC 上一动点(与点 B、 C 不重合),连接 AP,延长 BC 至点 Q,使得 CQ=CP,过点 Q 作 QH⊥AP 于点 H, 交 AB 于点 M. (1)若∠PAC=α,求∠AMQ 的大小(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 MB 与 P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9.(8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的点 P 和图形 M,给出如下的定义:若在 图形 M 上存在一点 Q,使得 P、Q 两点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1,则称 P 为图形 M 的关联点. (1)当⊙O 的半径为 2 时, ①在点 P1( ,0),P2( , ),P3( ,0)中,⊙O 的关联点是 . ②点 P 在直线 y=﹣x 上,若 P 为⊙O 的关联点,求点 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C 的圆心在 x 轴上,半径为 2,直线 y=﹣x+1 与 x 轴、y 轴交于点 A、B.若 线段 AB 上的所有点都是⊙C 的关联点,直接写出圆心 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