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免疫学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24学时1.5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农学、生命科学、动物学、化学等多门 交叉学科之间起重要的枢纽作用。食品免疫学内容涉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食品免疫学 的生物学基础、食品的营养和免疫功能、免疫学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等。食品免疫学 旨在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免疫学观点,使其学会运用免疫学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将 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和掌握免疫应答的 规律。能够初步运用免疫学知识解释某些与食品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三、先修课程 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学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免疫学的基本概念:食品免疫学的发展概况: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难点:食品的免疫功能、评价的原理及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由课堂教学和自学两部分组成。 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讨论和演示法为主。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整理资料 并结合图表、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手段,加深对食品免疫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 跟踪学科前沿,突出基础特色,同时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学生具备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3学时) 1.教学内容 (1)免疫、天然免疫和免疫原性: (2)抗原、抗体和补体: (3)免疫学的发展概况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2.重难点提示 1
1 《免疫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免疫学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24 学时 1.5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农学、生命科学、动物学、化学等多门 交叉学科之间起重要的枢纽作用。食品免疫学内容涉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食品免疫学 的生物学基础、食品的营养和免疫功能、免疫学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等。食品免疫学 旨在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免疫学观点,使其学会运用免疫学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将 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和掌握免疫应答的 规律。能够初步运用免疫学知识解释某些与食品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三、先修课程 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学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免疫学的基本概念;食品免疫学的发展概况;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难点:食品的免疫功能、评价的原理及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由课堂教学和自学两部分组成。 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讨论和演示法为主。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整理资料 并结合图表、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手段,加深对食品免疫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 跟踪学科前沿,突出基础特色,同时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学生具备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3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免疫、天然免疫和免疫原性; (2) 抗原、抗体和补体; (3) 免疫学的发展概况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2. 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难点是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章抗原(3学时) 1.教学内容 (1)天然抗原: (2)人工抗原: (3)合成抗原: (4)免疫原性与抗原特异性: (5)抗原性决定簇的大小: (6)细胞的作用。 2.重难点提示 ()重点是抗原的理化特征与分类,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 (2)难点是抗原的免疫特征,交叉反应。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和抗体(3学时) 1.教学内容 (1)免疫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A: (3)免疫球蛋白M: (4)免疫球蛋白D: (5)免疫球蛋白E: (6)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8)基因工程抗体。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2)难点是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第四章MHC分子(3学时) 1.教学内容 (1)MHC分子的结构及功能: (2)MHC分子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概念及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关系: 2
2 (1) 重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 难点是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章 抗原(3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天然抗原; (2) 人工抗原; (3) 合成抗原; (4) 免疫原性与抗原特异性; (5) 抗原性决定簇的大小; (6) 细胞的作用。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抗原的理化特征与分类,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 (2) 难点是抗原的免疫特征,交叉反应。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3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免疫球蛋白; (2) 免疫球蛋白 A; (3) 免疫球蛋白 M; (4) 免疫球蛋白 D; (5) 免疫球蛋白 E; (6) 单克隆抗体; (7) 多克隆抗体; (8) 基因工程抗体。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2) 难点是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第四章 MHC 分子(3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MHC 分子的结构及功能; (2) MHC 分子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概念及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关系;
HLA概念:HLA-I类和Ⅱ类抗原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2)难点是人MHC基因结构与多态性。 第五章补体(3学时) 1.教学内容 (1)补体、命名和途径: (2)补体活化的生物学意义: (3)补体系统的异常与疾病。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难点是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 第六章细胞因子(3学时) 1.教学内容 (1)细胞因子的概述: (2)细胞因子的特征: (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4)细胞因子的分类。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细胞因子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类型: (2)难点是细胞因子生物学功能。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因子(2学时) 1.教学内容 (1)常见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因子的作用: (2)T淋巴细胞表面的主要CD分子: (3)B淋巴细胞表面的主要CD分子: (4)细胞黏附因子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白细胞分化抗原、CD抗原、协同刺激分子、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与T细胞、 B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CD分子; (2)难点是白细胞分化抗原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功能及作用。 第八章B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体液细胞免疫(2学时) 1.教学内容 (1)抗原的加工递呈及其意义: 3
3 HLA 概念;HLA-I 类和 II 类抗原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2) 难点是人 MHC 基因结构与多态性。 第五章 补体(3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补体、命名和途径; (2) 补体活化的生物学意义; (3) 补体系统的异常与疾病。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 难点是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 第六章 细胞因子(3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细胞因子的概述; (2) 细胞因子的特征; (3)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4) 细胞因子的分类。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细胞因子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类型; (2) 难点是细胞因子生物学功能。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因子(2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常见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因子的作用; (2) T 淋巴细胞表面的主要 CD 分子; (3) B 淋巴细胞表面的主要 CD 分子; (4) 细胞黏附因子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白细胞分化抗原、CD 抗原、协同刺激分子、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与 T 细胞、 B 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 (2) 难点是白细胞分化抗原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功能及作用。 第八章 B 细胞和 T 细胞介导的体液细胞免疫(2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抗原的加工递呈及其意义;
(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3)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是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区别:细胞免疫应答和体 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 (2)难点是NK细胞杀伤细胞的调节机制:转录因子活化及其基因表达。 第九章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2学时) 1.教学内容 (1)免疫抑制: (2)免疫调节: (3)免疫耐受性和自身耐受。 2.重难点提示 ()重点是中枢免疫耐受及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抑制性受体、调节性T细胞对免疫 应答的调节: (2)难点是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独特型网络,信号转导和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一 绪论 3 0 二 抗原 3 0 三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3 0 四 MHC分子 3 0 五 补体 3 0 六 细胞因子 3 0 七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2 0 八 B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体液细胞免疫 2 0 九 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 2 0 总计 9章 24 0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4
4 (2)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3)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区别;细胞免疫应答和体 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 (2) 难点是 NK 细胞杀伤细胞的调节机制;转录因子活化及其基因表达。 第九章 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2 学时) 1. 教学内容 (1) 免疫抑制; (2) 免疫调节; (3) 免疫耐受性和自身耐受。 2. 重难点提示 (1) 重点是中枢免疫耐受及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抑制性受体、调节性 T 细胞对免疫 应答的调节; (2) 难点是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独特型网络,信号转导和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七、学时分配 章 目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环 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 一 绪论 3 0 二 抗原 3 0 三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3 0 四 MHC 分子 3 0 五 补体 3 0 六 细胞因子 3 0 七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2 0 八 B 细胞和 T 细胞介导的体液细胞免疫 2 0 九 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 2 0 总 计 9 章 24 0 八、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食品免疫学》(第1版),牛天贵和贺稚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2]《食品免疫学导论》(第1版),江汉湖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3]《营养免疫学》(第1版),陈昭妃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4]《医学免疫学》(第6版),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5]《食品免疫学》(第1版),宋宏新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 5
5 2. 成绩构成: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 《食品免疫学》(第 1 版),牛天贵和贺稚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年; [2] 《食品免疫学导论》(第 1 版),江汉湖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年; [3] 《营养免疫学》(第 1 版),陈昭妃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年; [4] 《医学免疫学》(第 6 版),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5] 《食品免疫学》(第 1 版),宋宏新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