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远程教育网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1.本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3)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是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认识的完善与提高:也是对方程的 理解与补充。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初等函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能用表格、表达式、图象来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2)会用描点法作出二次函数图象 (3)理解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能根据二次函数表达式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 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4)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 程的近似根 (5)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 字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经历二次函数图象的探索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探索,达到对 抛物线自身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可采用联想、对比、概括和反思等方法) (3)进一步加强用函数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作图、类比、总结与归纳,逐步完善对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认识,积累 与人合作、探究、交流的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通过二次函数的大量实际应用,获得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二次函数 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二次函数的含义,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能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 题,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逐步获得二次函数图象特征及其性质 (2)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关健 加强数形结合的思想,达到数形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 Www.chinaedu.com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1.本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3)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是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认识的完善与提高;也是对方程的 理解与补充。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初等函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 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能用表格、表达式、图象来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2) 会用描点法作出二次函数图象. (3) 理解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能根据二次函数表达式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 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4)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 程的近似根. (5) 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l) 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 字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 经历二次函数图象的探索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探索,达到对 抛物线自身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可采用联想、对比、概括和反思等方法) (3) 进一步加强用函数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作图、类比、总结与归纳,逐步完善对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认识,积累 与人合作、探究、交流的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通过二次函数的大量实际应用,获得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二次函数 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二次函数的含义,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能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 题,体会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l) 逐步获得二次函数图象特征及其性质. (2) 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 1.加强数形结合的思想,达到数形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0远程教育网 2.建立图形和表达式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公 式的理解。 3.注意小规律的理解与总结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注意事项.(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 ,横轴、纵轴的实际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6.1二次函数 26.2用函数观点看 次方程 2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3 数学活动 习与检测
2 Www.chinaedu.com 2.建立图形和表达式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公 式的理解。 3.注意小规律的理解与总结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注意事项.(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 立,横轴、纵轴的实际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 16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6.1 二次函数 7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3 数学活动 1 复习与检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