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案例导入 病人,女性,25岁,全身严重水肿1月入院。病人1月前开始出现晨起时眼睑水肿,发展到全身,辅 助检查:尿常规检查为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测定大于6g,血清白蛋白低于30g儿.血脂偏高。拟诊 为肾病综合征。 请思考: 1.列出该病人主要的护理诊断。 2,为该病人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以尿蛋 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 征。 【病因】 引起本综合征的病因很多,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因不明,原发于肾本身的疾病引起,包括 急性、急进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或病理学诊断中的微小病 变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炎等。 (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系指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或临床诊断原因明确(如 遗传性)的肾小球疾病。常见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 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亦见于全身性感染如乙型肝炎和重金属、药物等中毒 引起,少数因遗传性肾炎如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引起。 【发病机制】 本任务仅讨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的肾脏损害。 【病理生理】 (1)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是使血浆蛋白随尿丢失的病理 基础。滤过膜屏障遭破坏后,滤过至原尿中的血浆蛋白大量增加,超过了近曲小 管上皮细胞最大重吸收和分解能力,形成大量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多数是清蛋白, 尿蛋白多少不完全与病变程度一致,而尿蛋白的选择性与病变程度有关。所谓尿 蛋白选择性是指肾排泄蛋白质对蛋白分子量的大小有无选择而言,如尿中仅有小
项目二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案例导入 病人,女性,25 岁,全身严重水肿 1 月入院。病人 1 月前开始出现晨起时眼睑水肿,发展到全身,辅 助检查:尿常规检查为大量蛋白尿,24h 尿蛋白定量测定大于 6g。血清白蛋白低于 30g/L。血脂偏高。拟诊 为肾病综合征。 请思考: 1.列出该病人主要的护理诊断。 2.为该病人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以尿蛋 白大于 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 征。 【病因】 引起本综合征的病因很多,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因不明,原发于肾本身的疾病引起,包括 急性、急进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或病理学诊断中的微小病 变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炎等。 (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系指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或临床诊断原因明确(如 遗传性)的肾小球疾病。常见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 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亦见于全身性感染如乙型肝炎和重金属、药物等中毒 引起,少数因遗传性肾炎如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引起。 【发病机制】 本任务仅讨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的肾脏损害。 【病理生理】 (1)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是使血浆蛋白随尿丢失的病理 基础。滤过膜屏障遭破坏后,滤过至原尿中的血浆蛋白大量增加,超过了近曲小 管上皮细胞最大重吸收和分解能力,形成大量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多数是清蛋白, 尿蛋白多少不完全与病变程度一致,而尿蛋白的选择性与病变程度有关。所谓尿 蛋白选择性是指肾排泄蛋白质对蛋白分子量的大小有无选择而言,如尿中仅有小
分子量蛋白质,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尿中大、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均存在,称非 选择性蛋白尿。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降低主要是大量蛋白尿导致的结果,蛋白质 分解增加、摄入减少,肠道排泄过多及肝代偿性合成清蛋白不足也为低蛋白血症 的原因。 (3)明显水肿:血浆白蛋白<25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血管 内水分移向组织间隙,发生水肿。继发性醛固酮增加、利钠因子产生减少等肾性 钠、水潴留也是水肿的重要原因。 (4)高脂血症: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升高,二者的载体低密度和极低密 度脂蛋白也升高。其发生机制与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减 弱相关。高脂血症可使肾小球进行性硬化,并可引起血管血栓、栓塞等动脉硬化 性并发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病多较急,少数隐匿起病。 1.水肿水肿往往是肾病综合征最早出现及最常见的症状,开始多发生在 眼脸及面部,然后逐渐波及全身。水肿常随体位而变动,晨起以颜面明显,下午 以下肢明显。水肿的程度不一,严重者遍及全身并出现体腔积液,水肿严重者尿 量常明显减少。 2.高血压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明显者可随水肿消退而降 为正常。 3.其他由于低蛋白血症,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食欲 减退等。 4.并发症 (1)感染: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与大量尿蛋白的丢失、使用激素及免疫抑 制剂治疗等有关。常发生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等,严重感染可威胁生命。 (2)血栓及栓塞:多数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最常见 为肾静脉血栓,表现为腰痛、血尿、肾功能急剧下降等,其次见于下肢静脉血栓
分子量蛋白质,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尿中大、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均存在,称非 选择性蛋白尿。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降低主要是大量蛋白尿导致的结果,蛋白质 分解增加、摄入减少,肠道排泄过多及肝代偿性合成清蛋白不足也为低蛋白血症 的原因。 (3)明显水肿:血浆白蛋白<25g/L 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血管 内水分移向组织间隙,发生水肿。继发性醛固酮增加、利钠因子产生减少等肾性 钠、水潴留也是水肿的重要原因。 (4)高脂血症: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升高,二者的载体低密度和极低密 度脂蛋白也升高。其发生机制与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减 弱相关。高脂血症可使肾小球进行性硬化,并可引起血管血栓、栓塞等动脉硬化 性并发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病多较急,少数隐匿起病。 1.水肿 水肿往往是肾病综合征最早出现及最常见的症状,开始多发生在 眼睑及面部,然后逐渐波及全身。水肿常随体位而变动,晨起以颜面明显,下午 以下肢明显。水肿的程度不一,严重者遍及全身并出现体腔积液,水肿严重者尿 量常明显减少。 2.高血压 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明显者可随水肿消退而降 为正常。 3.其他 由于低蛋白血症,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食欲 减退等。 4.并发症 (1)感染: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与大量尿蛋白的丢失、使用激素及免疫抑 制剂治疗等有关。常发生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等,严重感染可威胁生命。 (2)血栓及栓塞:多数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最常见 为肾静脉血栓,表现为腰痛、血尿、肾功能急剧下降等,其次见于下肢静脉血栓
等。 (3)动脉粥样硬化: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与长期高脂血症有关。 (4)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病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与血 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有关。个别病人可 出现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多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尿蛋白定性一般为(++一+),尿蛋白定量>3.5g1,尿沉 渣镜检可见各种管型及红细胞。 2.血液检查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及 极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增高,血中补体C3可正常或降低,血gG可降低。 3.肾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或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可正常或升 高。 4.肾B超检查发病早期双肾正常,晚期双肾缩小。 5.肾活检可明确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的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为必要检查。 【诊断要点】 1.蛋白定量超过3.5g/d。 2.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其中1、2两项为诊断所必需。排除继发性的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最好能进 行肾活检,作出病理诊断。 【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为去除病因和诱因,消除水肿,降低血压,使尿蛋白减少乃至消失, 提高血浆蛋白,降低高脂血症,保护肾功能,避免复发。 (一)一般治疗 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会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故应保持适度的床上及床旁活动。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逐步增加活动 量。给予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低盐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肾功能良好
等。 (3)动脉粥样硬化: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与长期高脂血症有关。 (4)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肾病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与血 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有关。个别病人可 出现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多见于 50 岁以上的病人。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尿蛋白定性一般为(+++~++++),尿蛋白定量>3.5g/d,尿沉 渣镜检可见各种管型及红细胞。 2.血液检查 血浆白蛋白小于 30g/L,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及 极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增高,血中补体 C3 可正常或降低,血 IgG 可降低。 3.肾功能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或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可正常或升 高。 4.肾 B 超检查 发病早期双肾正常,晚期双肾缩小。 5.肾活检 可明确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的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为必要检查。 【诊断要点】 1.蛋白定量超过 3.5g/d。 2.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其中 1、2 两项为诊断所必需。排除继发性的病因和遗传性疾病,最好能进 行肾活检,作出病理诊断。 【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为去除病因和诱因,消除水肿,降低血压,使尿蛋白减少乃至消失, 提高血浆蛋白,降低高脂血症,保护肾功能,避免复发。 (一)一般治疗 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会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故应保持适度的床上及床旁活动。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逐步增加活动 量。给予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低盐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肾功能良好
者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肾功能减退者则给予优质低蛋白。 (二)利尿消肿 卧床和限制水盐摄入为基本措施,针对水肿主要系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所引 起,宜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再用利尿剂,可 获较好的利尿效果。 1.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和清蛋白均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血 管内水分向组织渗透,加快吸收组织水分入血循环并随尿排出。低分子右旋糖酐 有扩容和暂时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形成高 渗状态,起到利尿效果。但此类渗透性利尿剂,可使血容量增加并易导致肾小管 损伤,故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利尿剂的应用轻度水肿可口服双氢氯噻嗪25~50mg,或加服氨苯碟啶 50~100mg,一日2~3次,重度水肿或少尿应静脉注射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或 利尿酸钠等。 (三)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为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 1.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及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减 少渗出、细胞增生和浸润,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 素的分泌达到利尿消肿,减少、消除尿蛋白的目的。 2.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kgd), 口服8周,必要时延长至12周。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 10%,当减至20mg1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③长期维持:最后 以较小有效剂量(I0mgd)再维持半年左右。激素可采取全日量顿服或在维持用 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水肿严重、有肝功能损害或 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可更换为甲泼尼松(等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因地塞米松 半衰期长,副作用大,现已少用。 3.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易发生感染(一般为细菌和 结核杆菌)、药物性糖尿、骨质疏松(个别病人有股骨头坏死)、肥胖、高血压等。 应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四)免疫抑制剂
者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肾功能减退者则给予优质低蛋白。 (二)利尿消肿 卧床和限制水盐摄入为基本措施,针对水肿主要系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所引 起,宜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再用利尿剂,可 获较好的利尿效果。 1.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和清蛋白均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血 管内水分向组织渗透,加快吸收组织水分入血循环并随尿排出。低分子右旋糖酐 有扩容和暂时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形成高 渗状态,起到利尿效果。但此类渗透性利尿剂,可使血容量增加并易导致肾小管 损伤,故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利尿剂的应用 轻度水肿可口服双氢氯噻嗪 25~50mg,或加服氨苯碟啶 50~100mg,一日 2~3 次,重度水肿或少尿应静脉注射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或 利尿酸钠等。 (三)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为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 1.糖皮质激素治疗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及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减 少渗出、细胞增生和浸润,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 素的分泌达到利尿消肿,减少、消除尿蛋白的目的。 2.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 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 1mg/(kg·d), 口服 8 周,必要时延长至 12 周。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 2~3 周减原用量的 10%,当减至 20mg/d 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③长期维持:最后 以较小有效剂量(10mg/d)再维持半年左右。激素可采取全日量顿服或在维持用 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水肿严重、有肝功能损害或 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可更换为甲泼尼松(等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因地塞米松 半衰期长,副作用大,现已少用。 3.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易发生感染(一般为细菌和 结核杆菌)、药物性糖尿、骨质疏松(个别病人有股骨头坏死)、肥胖、高血压等。 应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四)免疫抑制剂
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或单独应用。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时加用,或用以减少 激素维持量、撤药及停药后维持,从而减轻激素副作用和避免复发。常用的免疫 抑制剂有: 1.环磷酰胺最常用,副作用主要有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脱发、肝 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睾丸损害等,故用药期间定期查血、尿常规(至少每周查 1~2次血白细胞)和肝功能,当周围血白细胞≤3×10/L需停药。 2.其他免疫抑制剂苯丁酸氨芥、氨芥、硫唑嘌吟等亦可选用】 (五)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能有效地减轻西药副作用,缓解症 状快,使撒停激素顺利,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中药雷公藤有抑制免疫反应、抗 炎及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有些中药如丹参、当归、川芎、红花、 桃仁等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也可以选用。 (六)防治并发定 1.感染在激素治疗时无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否则不但达不到预防目 的,反而可能诱发真菌二重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选用对致病菌敏感、强 效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有明确感染灶者应尽快去除。 2.血栓及栓塞当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时,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可给予 肝素钠1875~3750U皮下注射,每6h/次。抗凝同时辅以抗血小板药,如双嘧达 莫300~400mg/d,分3~4次服,或阿司匹林40~300mg/d口服。已发生血栓、 栓塞者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或链激酶溶栓,并配合抗凝药的应用。 3.急性肾衰竭可采取以下措施①袢利尿剂的应用,可冲刷阻塞的肾小管 管型。②血液透析:利尿无效,且达到透析指征者,应给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 ③原发病治疗。④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管型形成。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通过调整饮食中蛋白和脂肪的量和结构,将代 谢紊乱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可用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均可减少 尿蛋白:降脂药物可选择降胆固醇为主的羟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如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或降甘油三酯为主的氯贝丁酯类,如非诺贝特等。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等有关
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或单独应用。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时加用,或用以减少 激素维持量、撤药及停药后维持,从而减轻激素副作用和避免复发。常用的免疫 抑制剂有: 1.环磷酰胺 最常用,副作用主要有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脱发、肝 损害、出血性膀胱炎、睾丸损害等,故用药期间定期查血、尿常规(至少每周查 1~2 次血白细胞)和肝功能,当周围血白细胞≤3×109/L 需停药。 2.其他免疫抑制剂 苯丁酸氮芥、氮芥、硫唑嘌呤等亦可选用。 (五)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能有效地减轻西药副作用,缓解症 状快,使撤停激素顺利,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中药雷公藤有抑制免疫反应、抗 炎及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有些中药如丹参、当归、川芎、红花、 桃仁等具有抗血小板凝聚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也可以选用。 (六)防治并发症 1.感染 在激素治疗时无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否则不但达不到预防目 的,反而可能诱发真菌二重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选用对致病菌敏感、强 效无肾毒性的抗生素治疗,有明确感染灶者应尽快去除。 2.血栓及栓塞 当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时,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可给予 肝素钠 1875~3750U 皮下注射,每 6h/次。抗凝同时辅以抗血小板药,如双嘧达 莫 300~400mg/d,分 3~4 次服,或阿司匹林 40~300mg/d 口服。已发生血栓、 栓塞者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或链激酶溶栓,并配合抗凝药的应用。 3.急性肾衰竭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袢利尿剂的应用,可冲刷阻塞的肾小管 管型。②血液透析:利尿无效,且达到透析指征者,应给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 ③原发病治疗。④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管型形成。 4.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通过调整饮食中蛋白和脂肪的量和结构,将代 谢紊乱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可用 ACEI 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均可减少 尿蛋白;降脂药物可选择降胆固醇为主的羟甲戊二酸单酰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 如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或降甘油三酯为主的氯贝丁酯类,如非诺贝特等。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与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尿、摄人不足及吸收障碍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 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5.焦虑与疾病复发影响工作和学习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7.潜在并发症: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感染、心脑血管并发症。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活动与休息:凡有重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 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2)饮食护理:给予正常量0.8~1.0g(kg·d)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 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保证热量供给,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26~147kJ(30~ 35kcal)。尽管病人丢失大量尿蛋白,但由于高蛋白饮食增加肾小球滤过,加重 蛋白尿并促进肾脏病变进展,故目前一般不主张应用。水肿时予以低盐(<3g) 饮食。为降低高脂血症,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而多吃富 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的 饮食。脂肪酸摄人≤50~70gd。注意对病人营养的监测,记录进食情况,了解 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热量供给是否充足。定期监测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 评估机体的营养状态。 2.病情观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体重,详细记录病人24h出入液量, 特别是尿量变化。中、重度水肿病人应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饮水原则:前一日尿 量加500ml,并给予低盐饮食。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 血浆白蛋白、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3.用药护理长期应用利尿剂可能导致低血钠、低血钾的发生,故应定期 监测血电解质的变化:激素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药时间及使用原则,长期应用激 素的病人可出现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 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有无骨髓抑制及肝肾 毒性、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蛋白尿、摄人不足及吸收障碍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 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5.焦虑 与疾病复发影响工作和学习有关。 6.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7.潜在并发症: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感染、心脑血管并发症。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活动与休息:凡有重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 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2)饮食护理:给予正常量 0.8~1.0g/(kg·d)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 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保证热量供给,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少于 126~147kJ(30~ 35kcal)。尽管病人丢失大量尿蛋白,但由于高蛋白饮食增加肾小球滤过,加重 蛋白尿并促进肾脏病变进展,故目前一般不主张应用。水肿时予以低盐(<3g/d) 饮食。为降低高脂血症,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而多吃富 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的 饮食。脂肪酸摄人≤50~70g/d。注意对病人营养的监测,记录进食情况,了解 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热量供给是否充足。定期监测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 评估机体的营养状态。 2.病情观察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体重,详细记录病人 24h 出入液量, 特别是尿量变化。中、重度水肿病人应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饮水原则:前一日尿 量加 500ml,并给予低盐饮食。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 血浆白蛋白、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3.用药护理 长期应用利尿剂可能导致低血钠、低血钾的发生,故应定期 监测血电解质的变化;激素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药时间及使用原则,长期应用激 素的病人可出现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少数病例还可能发生股骨头无菌性缺 血性坏死,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有无骨髓抑制及肝肾 毒性、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
4.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可 用紫外线或过氧乙酸空气喷雾):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每日用消毒溶液拖 地、擦桌椅;尽量减少非病室人员的走动和探访人次,特别限制上呼吸道感染者 探访。 5.心理护理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取得病人的信任:尽可能为病人 提供更多的舒适:现身教育,让治疗效果好的病人多与其他病人交流,为其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应适当活动,以防发生血栓等并发 症。 2.饮食指导告诉病人优质蛋白、高热量、低脂、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低盐 饮食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 3.用药指导告之病人药物的种类、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药的剂 量及用法。肾病综合征病人通常用数种药物,不同的药给药时间不同,并需长期 用药,如激素,病人不能擅自减量或停服,因此必须让病人学会药物自我管理的 策略。病人必须理解即使症状消失也要坚持用药的重要性,知道当症状加重或出 现严重副作用时应及时就诊。 4.预防感染告诉病人感染能加重病情,应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天气 变化要及时加减衣物:服用激素期间,尽量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 5.自我病情监测与随访指导重点掌握监测水肿、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变化。 定期复查
4.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可 用紫外线或过氧乙酸空气喷雾);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每日用消毒溶液拖 地、擦桌椅;尽量减少非病室人员的走动和探访人次,特别限制上呼吸道感染者 探访。 5.心理护理 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取得病人的信任;尽可能为病人 提供更多的舒适;现身教育,让治疗效果好的病人多与其他病人交流,为其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应适当活动,以防发生血栓等并发 症。 2.饮食指导 告诉病人优质蛋白、高热量、低脂、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低盐 饮食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 3.用药指导 告之病人药物的种类、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药的剂 量及用法。肾病综合征病人通常用数种药物,不同的药给药时间不同,并需长期 用药,如激素,病人不能擅自减量或停服,因此必须让病人学会药物自我管理的 策略。病人必须理解即使症状消失也要坚持用药的重要性,知道当症状加重或出 现严重副作用时应及时就诊。 4.预防感染 告诉病人感染能加重病情,应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天气 变化要及时加减衣物;服用激素期间,尽量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 5.自我病情监测与随访指导 重点掌握监测水肿、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变化。 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