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案例导入 张某,女性,3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及左侧腰痛伴发热1天就诊。病人1天前出现左侧腰痛,呈 钝痛,与体位及活动无关,伴发热,体温38.7℃。病人同时有尿频、尿急,尿液外观混浊。既往曾患过3 次尿道炎。已婚,育有1子.。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9℃,血压130/80mmHg,心率96次分,急性 病容,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左肋脊角有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10L,中性粒细胞87%,血红蛋白123gL,血小板130×10L;尿常 规示蛋白(-),亚硝酸盐(+),白细胞跑40~60个HP,红细胞5~10个HP. 请思考: 1.该病人初步拟诊为何病,主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2.列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并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 繁殖而致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 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尿路感染发病率约为2%,男女比例为1:10,多见于育 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伴有泌尿系其他疾病者。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又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肾盂肾炎偶有肾小管功能障碍,治疗后可恢复。慢性肾 盂肾炎随病变发展先出现夜尿多、尿比重低而后固定、酚红排泄率下降等肾小管 功能障碍。晚期肾小球功能受损,血尿素氮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最后可发展 为尿毒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 埃希菌最常见,占60%~80%。其次为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产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急性早期常为一种致病菌引起,慢性期 常见混合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或长期留置导尿的 病人:性生活活跃女性以柠檬色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尿路结石者以变形杆 菌、克雷伯杆菌感染多见: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真菌感染。 2.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感染途径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淋巴道感染。 ①上行感染:90%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源于上行感染。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周围有少
项目三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案例导入 张某,女性,39 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及左侧腰痛伴发热 1 天就诊。病人 1 天前出现左侧腰痛,呈 钝痛,与体位及活动无关,伴发热,体温 38.7℃。病人同时有尿频、尿急,尿液外观混浊。既往曾患过 3 次尿道炎。已婚,育有 1 子。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 38.9℃,血压 130/80mmHg,心率 96 次/分,急性 病容,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左肋脊角有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12×109 /L,中性粒细胞 87%,血红蛋白 123g/L,血小板 130×109 /L;尿常 规示蛋白(-),亚硝酸盐(+),白细胞 40~60 个/HP,红细胞 5~10 个/HP。 请思考: 1.该病人初步拟诊为何病,主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2.列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并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 繁殖而致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 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尿路感染发病率约为 2%,男女比例为 1:10,多见于育 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伴有泌尿系其他疾病者。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又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肾盂肾炎偶有肾小管功能障碍,治疗后可恢复。慢性肾 盂肾炎随病变发展先出现夜尿多、尿比重低而后固定、酚红排泄率下降等肾小管 功能障碍。晚期肾小球功能受损,血尿素氮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最后可发展 为尿毒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主要是细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 埃希菌最常见,占 60%~80%。其次为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产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急性早期常为一种致病菌引起,慢性期 常见混合性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或长期留置导尿的 病人;性生活活跃女性以柠檬色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尿路结石者以变形杆 菌、克雷伯杆菌感染多见;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真菌感染。 2.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感染途径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淋巴道感染。 ①上行感染:90%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源于上行感染。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周围有少
量细菌寄居,一般不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有损伤或入侵细菌 毒力大、致病力强时,细菌可沿尿路逆行上到肾脏。②血行感染:细菌经由血循 环到达肾脏为血行感染,病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③直接感染:外伤或肾周 围器官的感染时,细菌可通过直接感染侵入该侧肾而致病。④淋巴道感染:下腹 部和盆腔器官炎症时,病原菌有可能经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极少见。 (2)机体防御功能:细菌进入泌尿系统后是否引起感染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和细菌本身的致病力有关。机体的防御功能包括:①尿液的冲刷作用可清除绝大 部分入侵的细菌:②尿路黏膜及其所分泌gA和gG等可抵御细菌入侵:③尿 液中高浓度尿素和酸性环境不利于细菌生长:④男性前列腺分泌物可抑制细菌生 长。 (3)易感因素 1)尿流不畅或尿液反流:尿流不畅是尿路感染最重要的易感因素。尿流不 畅时,上行的细菌不能被及时冲刷出尿道,易在局部停留、生长和繁殖而发生感 染。最常见于尿路结石、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此外, 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也可引起尿流不畅和 肾内反流而易发生感染。 2)尿路损伤:导尿、泌尿道的器械检查和手术或外伤损伤尿道且将细菌带 入。性交时女性尿道口受压内陷、创伤,加上女性尿道短使细菌易进入膀胱致病。 3)机体抵抗力降低:糖尿病、肝硬化、重危症和造成营养不良的疾病及长 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易并发本病。女性易患,其主要原因是与尿道短 而括约肌力弱:尿道口距污染的肛门、阴道口近,妊娠期可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和 子宫压迫尿路;月经期、绝经期尿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相关。 肾盂肾炎发病过程中尚有免疫反应参与,感染后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使病 变迁延、恶化。 【临床表现】 1.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的60%,病人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 胱刺激症状,伴耻骨上不适。一般无全身毒血症状。常有白细胞尿,30%有血尿, 偶有肉眼血尿。 2.急性肾孟肾炎
量细菌寄居,一般不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有损伤或入侵细菌 毒力大、致病力强时,细菌可沿尿路逆行上到肾脏。②血行感染:细菌经由血循 环到达肾脏为血行感染,病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③直接感染:外伤或肾周 围器官的感染时,细菌可通过直接感染侵入该侧肾而致病。④淋巴道感染:下腹 部和盆腔器官炎症时,病原菌有可能经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极少见。 (2)机体防御功能:细菌进入泌尿系统后是否引起感染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和细菌本身的致病力有关。机体的防御功能包括:①尿液的冲刷作用可清除绝大 部分入侵的细菌;②尿路黏膜及其所分泌 IgA 和 IgG 等可抵御细菌入侵;③尿 液中高浓度尿素和酸性环境不利于细菌生长;④男性前列腺分泌物可抑制细菌生 长。 (3)易感因素 1)尿流不畅或尿液反流:尿流不畅是尿路感染最重要的易感因素。尿流不 畅时,上行的细菌不能被及时冲刷出尿道,易在局部停留、生长和繁殖而发生感 染。最常见于尿路结石、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此外, 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也可引起尿流不畅和 肾内反流而易发生感染。 2)尿路损伤:导尿、泌尿道的器械检查和手术或外伤损伤尿道且将细菌带 入。性交时女性尿道口受压内陷、创伤,加上女性尿道短使细菌易进入膀胱致病。 3)机体抵抗力降低:糖尿病、肝硬化、重危症和造成营养不良的疾病及长 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易并发本病。女性易患,其主要原因是与尿道短 而括约肌力弱;尿道口距污染的肛门、阴道口近,妊娠期可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和 子宫压迫尿路;月经期、绝经期尿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相关。 肾盂肾炎发病过程中尚有免疫反应参与,感染后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使病 变迁延、恶化。 【临床表现】 1.膀胱炎 约占尿路感染的 60%,病人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 胱刺激症状,伴耻骨上不适。一般无全身毒血症状。常有白细胞尿,30%有血尿, 偶有肉眼血尿。 2.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表现:常急起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40℃,常伴有全身不适、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 (2)泌尿系统表现:常伴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多伴有腰痛 或肾区不适,肋脊角压痛和(或)叩击痛。可见脓尿或血尿。 (3)并发症:较少,当细菌毒力强、合并尿路梗阻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 发生肾乳头坏死和肾周脓肿。前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剧烈腰痛和血尿,可有坏死 组织脱落随尿排出,发生肾绞痛:后者除原有肾孟肾炎症状加重外,常出现明显 单侧腰痛,向健侧弯腰时疼痛加剧。 3.慢性肾孟肾炎在病人有易感因素存在时,急性肾盂肾炎常迁延不愈或 反复发作,当病程超过半年,且经B超、X线平片等检查双肾凹凸不平及大小 不一、肾盏变形者,则为慢性。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复杂,轻重不一,可表 现为反复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持续或间歇性血尿:部分病人仅表现为面容憔悴、 倦怠、腰痛、食欲减退、低热、体重下降等,后期可有贫血、高血压、夜尿增多 等肾功能损害表现,晚期可出现尿毒症。 4.无症状性菌尿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症状,但多次尿细 菌培养阳性,称“无症状性菌尿”。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液常规检查和尿细胞计数:急性期尿沉渣镜检的白细胞≥5个P, 也可发现白细胞管型:少数人有镜下血尿,(每个高倍视野平均3个以上的红细 胞),极少数人可有肉眼血尿:尿蛋白少量,一般30万为阳性,10×10L,中性粒细胞数(N)>70%: 慢性期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降低。 3.肾功能检查慢性期可出现肾功能异常,如夜尿增多,尿渗透压降低、 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等
(1)全身表现:常急起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 40℃,常伴有全身不适、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 (2)泌尿系统表现:常伴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多伴有腰痛 或肾区不适,肋脊角压痛和(或)叩击痛。可见脓尿或血尿。 (3)并发症:较少,当细菌毒力强、合并尿路梗阻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 发生肾乳头坏死和肾周脓肿。前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剧烈腰痛和血尿,可有坏死 组织脱落随尿排出,发生肾绞痛;后者除原有肾盂肾炎症状加重外,常出现明显 单侧腰痛,向健侧弯腰时疼痛加剧。 3.慢性肾盂肾炎 在病人有易感因素存在时,急性肾盂肾炎常迁延不愈或 反复发作,当病程超过半年,且经 B 超、X 线平片等检查双肾凹凸不平及大小 不一、肾盏变形者,则为慢性。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复杂,轻重不一,可表 现为反复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持续或间歇性血尿;部分病人仅表现为面容憔悴、 倦怠、腰痛、食欲减退、低热、体重下降等,后期可有贫血、高血压、夜尿增多 等肾功能损害表现,晚期可出现尿毒症。 4.无症状性菌尿 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症状,但多次尿细 菌培养阳性,称“无症状性菌尿”。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液常规检查和尿细胞计数:急性期尿沉渣镜检的白细胞≥5 个/HP, 也可发现白细胞管型;少数人有镜下血尿,(每个高倍视野平均 3 个以上的红细 胞),极少数人可有肉眼血尿;尿蛋白少量,一般30 万为阳性,10×109 /L,中性粒细胞数(N)>70%; 慢性期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降低。 3.肾功能检查 慢性期可出现肾功能异常,如夜尿增多,尿渗透压降低、 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等
4.其他检查腹部X线平片、肾孟造影、同位素、B超、磁共振检查等, 以了解有无泌尿系的易感因素存在及慢性肾盂肾炎的肾功能情况等。 【诊断要点】 尿感可根据有尿路刺激征及感染中毒症状、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 予以确诊。无症状性细菌尿的诊断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 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可拟诊 为尿路感染。而尿感的定位诊断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定位、影像学及肾 脏功能检查综合分析予以诊断,但难度较大。 【治疗要点】 1.膀胱炎一般采用单剂量或短程疗法的抗菌药物治疗。 (1)单剂量疗法:可选用磺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6片,顿服)或氟喹酮 类(如氧氟沙星0.4g,顿服),但单剂量疗法易复发。 (2)短程疗法:多用3天疗法,可给予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2片, 每天2次:或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0.2g,每天3次。 停服抗生素5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如果阴性表示已治愈:如仍有 真性细菌尿,继续给予2周抗生素治疗。 2.急性肾孟肾炎主要是抗菌治疗,应在留取尿标本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 后,立即开始用药。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未出来时,应选用对革兰阴性菌有效的 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门诊口服药物治疗,疗程10~14天。常用抗菌药物有: 复方磺胺甲唑1g,每日2次口服: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口服:庆大霉素0.08 0.12g,每日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氨苄西林每日4~6g,肌内注射:头孢 唑啉0.5g,每8小时肌内注射1次。以上药物根据病情选用一种单用或2一3种 联合应用。治疗14天后,90%可治愈。停药后应每周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1 次,共2~3周,至第6周再复查1次,结果均为阴性为临床痊愈,如尿菌仍阳 性,参考药敏试验用抗生素治疗4~6周。病情较重者应静脉用药抗生素,热退 后继续用药3天,再改为口服抗生素,完成2周疗程。 一般治疗主要有多饮水,勤排尿,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药物。 2.慢性肾孟肾炎治疗的首要问题是寻找易感因素,并予以去除。抗菌治 疗原则为:急性发作期参照急性肾盂肾炎的处理:反复发作者给予小剂量抗菌药
4.其他检查 腹部 X 线平片、肾盂造影、同位素、B 超、磁共振检查等, 以了解有无泌尿系的易感因素存在及慢性肾盂肾炎的肾功能情况等。 【诊断要点】 尿感可根据有尿路刺激征及感染中毒症状、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 予以确诊。无症状性细菌尿的诊断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 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可拟诊 为尿路感染。而尿感的定位诊断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定位、影像学及肾 脏功能检查综合分析予以诊断,但难度较大。 【治疗要点】 1.膀胱炎 一般采用单剂量或短程疗法的抗菌药物治疗。 (1)单剂量疗法:可选用磺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 6 片,顿服)或氟喹酮 类(如氧氟沙星 0.4g,顿服),但单剂量疗法易复发。 (2)短程疗法:多用 3 天疗法,可给予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 2 片, 每天 2 次;或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 0.2g,每天 3 次。 停服抗生素 5 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如果阴性表示已治愈;如仍有 真性细菌尿,继续给予 2 周抗生素治疗。 2.急性肾盂肾炎 主要是抗菌治疗,应在留取尿标本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 后,立即开始用药。在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未出来时,应选用对革兰阴性菌有效的 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门诊口服药物治疗,疗程 10~14 天。常用抗菌药物有: 复方磺胺甲唑 1g,每日 2 次口服;氧氟沙星 0.2g,每日 2 次口服;庆大霉素 0.08~ 0.12g,每日 2 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氨苄西林每日 4~6g,肌内注射;头孢 唑啉 0.5g,每 8 小时肌内注射 1 次。以上药物根据病情选用一种单用或 2~3 种 联合应用。治疗 14 天后,90%可治愈。停药后应每周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 1 次,共 2~3 周,至第 6 周再复查 1 次,结果均为阴性为临床痊愈,如尿菌仍阳 性,参考药敏试验用抗生素治疗 4~6 周。病情较重者应静脉用药抗生素,热退 后继续用药 3 天,再改为口服抗生素,完成 2 周疗程。 一般治疗主要有多饮水,勤排尿,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药物。 2.慢性肾盂肾炎 治疗的首要问题是寻找易感因素,并予以去除。抗菌治 疗原则为:急性发作期参照急性肾盂肾炎的处理;反复发作者给予小剂量抗菌药
物,参照药物敏感试验(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交替使用,每疗程2周, 中间停药35天,总疗程2一4个月。 【护理诊断】 1.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痛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2.体温升高与急性肾孟肾炎有关。 3.疼痛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4.焦虑与尿感反复发作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体温正常、症状明显减轻后可起床活 动:慢性期根据病情酌情活动,避免劳累。 2.饮食护理宜进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饮食,多饮水,勤排尿,如无禁忌, 每日饮水量应多于2500ml,使尿量增加,以冲洗尿路,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 排出,有助于发热的控制,且是缓解尿路刺激症状有效措施。 (二)病情观察 观察体温的变化,了解尿路刺激征有无减轻,腰痛程度及变化,若高热、腰 痛等加重,应注意有无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有无肾功 能衰竭的表现,如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对症护理 1.高热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冰敷或醇浴等物理 降温措施,并注意观察和记录降温效果。 (2)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进一步升高,同时出现腰痛加刷,应考虑是否出 现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尿路刺激症状 (1)调整饮水量:如病人肾功能正常,应嘱其多饮水,诚轻理化因素对尿 路的刺激,以达到减轻病人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2)减轻疼痛:出现肾区或膀胱区疼痛时,可指导病人热敷或按摩疼痛部
物,参照药物敏感试验(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交替使用,每疗程 2 周, 中间停药 3~5 天,总疗程 2~4 个月。 【护理诊断】 1.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痛 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2.体温升高 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3.疼痛 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4.焦虑 与尿感反复发作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体温正常、症状明显减轻后可起床活 动;慢性期根据病情酌情活动,避免劳累。 2.饮食护理 宜进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饮食,多饮水,勤排尿,如无禁忌, 每日饮水量应多于 2500ml,使尿量增加,以冲洗尿路,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 排出,有助于发热的控制,且是缓解尿路刺激症状有效措施。 (二)病情观察 观察体温的变化,了解尿路刺激征有无减轻,腰痛程度及变化,若高热、腰 痛等加重,应注意有无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有无肾功 能衰竭的表现,如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对症护理 1.高热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 38.5℃时,可给予冰敷或醇浴等物理 降温措施,并注意观察和记录降温效果。 (2)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进一步升高,同时出现腰痛加剧,应考虑是否出 现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尿路刺激症状 (1)调整饮水量:如病人肾功能正常,应嘱其多饮水,减轻理化因素对尿 路的刺激,以达到减轻病人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2)减轻疼痛:出现肾区或膀胱区疼痛时,可指导病人热敷或按摩疼痛部
位,以缓解疼痛。尿痛时经多饮水,尿量增多后可得到减轻。此外,按医嘱使用 阿托品,及应用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方式减轻不适或疼痛,如指导病人听音乐、看 小说、电视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3)按医嘱给药:如为感染所致,应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及 不良反应,并指导病人正规用药,以彻底治愈。 (四)用药护理 1.嘱病人按医嘱用药让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疗程的长短,慢性 肾盂肾炎治疗的复杂性,使病人能遵从医嘱正确治疗。 2.适当调整尿液的酸碱度在使用抗菌药治疗肾盂肾炎时,调节尿液的酸 碱度可增加疗效。应用链莓素、庆大莓素、卡那莓素等,同时口服碳酸氢钠1g, 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应用呋喃坦啶、多黏菌素等,同时口服维生素C1g,每 日3次,以酸化尿液。 3.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应用磺胺药物,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 预防结晶尿和血尿,孕妇、婴幼儿、严重肾功能不全、肝病病人忌用磺胺药:呋 喃坦啶有消化道不良反应,宜饭后服用:氟哌酸可有消化道反应、皮肤瘙痒等。 孕妇不宜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脏和第八对颅神经有毒性作用,应注意观 察,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慢性肾孟肾炎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等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健康教育】 1.加强卫生宜传教有,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注意会阴部及肛周皮肤 的清洁。 2.多饮水,勤排尿,消除各种易感因素是预防发病的重要措施 3.避免过度劳累,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如果炎症与性生活有关,注意房事后排尿,并口服抗菌药物。 5.严格掌握尿路器械检查的指征。 6.积极治疗急性肾盂肾炎,防止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减少肾功能衰竭的发 生
位,以缓解疼痛。尿痛时经多饮水,尿量增多后可得到减轻。此外,按医嘱使用 阿托品,及应用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方式减轻不适或疼痛,如指导病人听音乐、看 小说、电视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3)按医嘱给药:如为感染所致,应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及 不良反应,并指导病人正规用药,以彻底治愈。 (四)用药护理 1.嘱病人按医嘱用药 让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疗程的长短,慢性 肾盂肾炎治疗的复杂性,使病人能遵从医嘱正确治疗。 2.适当调整尿液的酸碱度 在使用抗菌药治疗肾盂肾炎时,调节尿液的酸 碱度可增加疗效。应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同时口服碳酸氢钠 1g, 每日 3 次,以碱化尿液;应用呋喃坦啶、多黏菌素等,同时口服维生素 C1g,每 日 3 次,以酸化尿液。 3.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应用磺胺药物,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 预防结晶尿和血尿,孕妇、婴幼儿、严重肾功能不全、肝病病人忌用磺胺药;呋 喃坦啶有消化道不良反应,宜饭后服用;氟哌酸可有消化道反应、皮肤瘙痒等, 孕妇不宜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脏和第八对颅神经有毒性作用,应注意观 察,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慢性肾盂肾炎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等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健康教育】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注意会阴部及肛周皮肤 的清洁。 2.多饮水,勤排尿,消除各种易感因素是预防发病的重要措施。 3.避免过度劳累,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如果炎症与性生活有关,注意房事后排尿,并口服抗菌药物。 5.严格掌握尿路器械检查的指征。 6.积极治疗急性肾盂肾炎,防止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减少肾功能衰竭的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