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勾股定理 1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探索勾股定理 1.C2.173.2.5m 4.解:(1)在R△ABC中,AB2=BC2-AC2=172-82=225,∴AB=15cm (2)S影=15×3=45(cm2) 5.解:在Rt△ABC中,∵AC=12,BC=5,∴AB2=AC2+BC2=12+52=169,∴AB =13.∵S△ABC==ACBC==AB·CD,∴×12×5=×13XCD,∴CD= 第2课时验证勾股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1.C2.D 3.解:由题意可知OA=OB=5m,BC=3m在Rt△OBC中,OC2=OB2-BC2=52-32 16,∴OC=4cm,∴AC=OA-OC=5-4=1(m) 答:小丽上升的高度AC为1m 4.解:在Rt△ABC中,∵AB=6km,BC=8km,∴AC2=AB2+BC2=36+64=100 ∴AC=10km∴可疑船只的行驶速度为40km/h,∴可疑船只的行驶时间为8÷40=0.2(h) 我边防海警船的速度为10÷0.2=50km/h) 答:我边防海警船的速度为50km/h时,才能恰好在C处将可疑船只截住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1.D2B3.B4等腰直角三角形560 6.解:(1)10 (2)∵AB2+BC=10+10=20=AC2,∴△ABC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应用 1.C2.B3.A 4.解:如图,连接AB.由题意得CB=÷×60=30cm,AC=40cm,∴AB2=AC2+BC2 2500,∴AB=50cm 答: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50cm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第 1 课时 探索勾股定理 1.C 2.17 3.2.5m 4.解:(1)在 Rt△ABC 中,AB2=BC2-AC2=172-8 2=225,∴AB=15cm. (2)S 阴影=15×3=45(cm2 ). 5.解:在 Rt△ABC 中,∵AC=12,BC=5,∴AB2=AC2+BC2=122+5 2=169,∴AB =13.∵S△ABC= 1 2 AC·BC= 1 2 AB·CD,∴ 1 2 ×12×5= 1 2 ×13×CD,∴CD= 60 13. 第 2 课时 验证勾股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1.C 2.D 3.解:由题意可知 OA=OB=5m,BC=3m.在 Rt△OBC 中,OC2=OB2-BC2=5 2-3 2 =16,∴OC=4cm,∴AC=OA-OC=5-4=1(m). 答:小丽上升的高度 AC 为 1m. 4.解:在 Rt△ABC 中,∵AB=6km,BC=8km,∴AC2=AB2+BC2=36+64=100, ∴AC=10km.∵可疑船只的行驶速度为 40km/h,∴可疑船只的行驶时间为 8÷40=0.2(h),∴ 我边防海警船的速度为 10÷0.2=50(km/h). 答:我边防海警船的速度为 50km/h 时,才能恰好在 C 处将可疑船只截住.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1.D 2.B 3.B 4.等腰直角三角形 5.60 6.解:(1)10 10 20 (2)∵AB2+BC2=10+10=20=AC2,∴△ABC 是直角三角形.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1.C 2.B 3.A 4.解:如图,连接 AB.由题意得 CB= 1 2 ×60=30cm,AC=40cm,∴AB2=AC2+BC2 =2500,∴AB=50cm. 答: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50cm
第二章实数 1认识无理数 1.D2.D3.A4.2 5.有理数:|+5,-789,0.018,3.14 无理数:π,3.6161161116 6.解:(1)它的周长l=2π是无理数.理由如下:2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6.28≈6.3 2平方根 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 A2.D3.D4.0.9m5.10 6.解:(1)25=0.5.(2)13 4 7.解:100040=250(cm2),√2500=50(cm),故底面边长应是50cm 第2课时平方根 C2.B3.256 4.(1)3.1(2)8 5.解:(1)25的平方根是±5 (2)1的平方根是士 (3)0.16的平方根是±0.4 (4)(-2)2的平方根是±2 6.解:由题意得2x+1+x-7=0,解得x=2,∴2x+1=5,x-7=-5,∴这个正数 为25
第二章 实 数 1 认识无理数 1.D 2.D 3.A 4.2 5.有理数:|+5|,-789,0.01 · 8 · ,3.1415926,0,-5%, 22 3 ; 无理数:π,3.6161161116…, π 3 . 6.解:(1)它的周长 l=2π 是无理数.理由如下:2π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l=2π≈6.28≈6.3. 2 平方根 第 1 课时 算术平方根 1.A 2.D 3.D 4.0.9m 5.10 6.解:(1) 0.25=0.5. (2) 13. (3) - 3 8 2 = 3 8 . (4) 1 7 9 = 4 3 . 7.解:100000÷40=2500(cm2 ), 2500=50(cm),故底面边长应是 50cm. 第 2 课时 平方根 1.C 2.B 3.256 4.(1)3.1 (2)8 5.解:(1)25 的平方根是±5. (2)16 81的平方根是± 4 9 . (3)0.16 的平方根是±0.4. (4)(-2)2 的平方根是±2. 6.解:由题意得 2x+1+x-7=0,解得 x=2,∴2x+1=5,x-7=-5,∴这个正数 为 25
3立方根 1.C2.D3.54. 5.解:(1 (2)0.001=0.1 (3)-(-7)3=7 6.解:∵3x+1的平方根是±4,∴3x+1=16,解得x=5,∴9x+19=64,∴9x+19 的立方根是4 7.解:∵第一个立方体纸盒的体积是63=216(cm3),∴第二个立方体纸盒的体积是216 +127=343(cm3),∴第二个立方体纸盒的棱长为√343=7(cm 答:第二个立方体纸盒的棱长为7cm 4估算 1.C2B3.24.< 5用计算器开方 1.C2.1.33.9.82 4.解:(1)∵正方形的面积为3平方米,∴边长为米.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 边长约为1.7米 (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正方形的边长约为1.73米 6实数 1.A2.D3.P 4.解:(1)原式=2+3-2=3 (2)原式=V2-1-3+1=2-3 5.解:如图,A:-14,B:√,C:2,D2兀,E:0. 4165 0<√3<2<
3 立方根 1.C 2.D 3.5 4.-2 5.解:(1) 3 - 1 64=- 1 4 . (2) 3 0.001=0.1. (3)- 3 (-7)3=7. 6.解:∵3x+1 的平方根是±4,∴3x+1=16,解得 x=5,∴9x+19=64,∴9x+19 的立方根是 4. 7.解:∵第一个立方体纸盒的体积是 6 3=216(cm3 ),∴第二个立方体纸盒的体积是 216 +127=343(cm3 ),∴第二个立方体纸盒的棱长为3 343=7(cm). 答:第二个立方体纸盒的棱长为 7cm. 4 估 算 1.C 2.B 3.2 4.< 5 用计算器开方 1.C 2.1.3 3.9.82 4.解:(1)∵正方形的面积为 3 平方米,∴边长为 3米.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 边长约为 1.7 米. (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正方形的边长约为 1.73 米. 6 实 数 1.A 2.D 3.P 4.解:(1)原式=2+3-2=3. (2)原式= 2-1-3+1= 2-3. 5.解:如图,A:-1 4 5 ,B: 3,C:2,D:π,E:0. -1 4 5 <0< 3<2<π
7二次根式 第1课时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1.B2.A3.B4C5 6.(1)(2)(3) 解:(1)原式=25 (2)原式 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运算 1.A2C3.B4.B5B 6.解:(1)原式=3-5=-2 原式=43+123=163 (3)原式=√5 4)原式=3-2V3+1-2=2-2 第3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D2.D3.C 4.解:(1)原式=(203+23-183)3=4 (2)原式=12-43+1+3-4=12-43 原式=1+√5 √5=-2 原式=V2+2-2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1.B2.B3.D4B5.(D,6) (2)秋千的位置如图所示 跷跷板摩天轮 跳跳床
7 二次根式 第 1 课时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1.B 2.A 3.B 4.C 5. 3 3 6.(1)5 9 (2) 3 2 (3)7 4 7.解:(1)原式=25 3. (2)原式=4 6. 第 2 课时 二次根式的运算 1.A 2.C 3.B 4.B 5.B 6.解:(1)原式=3-5=-2. (2)原式=4 3+12 3=16 3. (3)原式= 5-2 2. (4)原式=3-2 3+1-2=2-2 3. 第 3 课时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D 2.D 3.C 4.解:(1)原式=(20 3+2 3-18 3)÷ 3=4. (2)原式=12-4 3+1+3-4=12-4 3. (3)原式=1+ 5-2-1- 5=-2. (4)原式= 2+2- 2=2.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1 确定位置 1.B 2.B 3.D 4.B 5.(D,6) 6.解:(1)(2,4) (5,1) (5,4) (2)秋千的位置如图所示.
2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 1.B2D3.D4.3√13 5.解:(1)如图所示 6-5-4 hp123456x (2)M(S,1),M(-3,-4),P(0,-2) 第2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 1.B2.A3.B4B5.D 6.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 (2)如图,过点C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E则S国边形DOEC=3×4=12,S△BCD 1×2×3=3,sc=1×2×4=4,5△109=1×2×1=1,S△ABC=SmB0BC-S△g-S△BCD S△AOB=12-4-3-1=4 第3课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图形的位置 1.B2.A3.D 4.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A点的坐标为(3,-2),B点的坐标为(3,2) D点的坐标为(-3,-2)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 1 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 1.B 2.D 3.D 4.3 13 5.解:(1)如图所示. (2)M(5,1),N(-3,-4),P(0,-2). 第 2 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 1.B 2.A 3.B 4.B 5.D 6.解:(1)如图,△ABC 即为所求. (2)如图,过点 C 向 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 D、E.则 S 四边形 DOEC=3×4=12,S△BCD = 1 2 ×2×3=3,S△ACE= 1 2 ×2×4=4,S△AOB= 1 2 ×2×1=1,∴S△ABC=S 四边形 DOEC-S△ACE-S△BCD -S△AOB=12-4-3-1=4. 第 3 课时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图形的位置 1.B 2.A 3.D 4.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A 点的坐标为(3,-2),B 点的坐标为(3,2), D 点的坐标为(-3,-2).
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1.A2D3C4A5y轴 解:(1)△A1B1C1如图所示 2)点C1的坐标为(4,3) (3)S△ABC=3×5-2×3×2-×3×1 第四章一次函数 函数 1.D2B3.B4y=12-4x 5.解:(1)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0+10x (2)当x=20时,y=30+10×20=230,即门票的总费用为230元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1.B2.A3.B4D5y=5-0.8x 6.解:(1)依题意可得s=520-80 (2)依题意有当t=4时,s=520-80×4=200即当行驶时间为4h时,汽车距乙地的路 程为200km 3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B2A3.B 4.解:当x=0时,y=0;当x=2时,y=1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x=4时,y=×4=2,∴点(,2)在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x=-2时,y=
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1.A 2.D 3.C 4.A 5.y 轴 6.解:(1)△A1B1C1 如图所示. (2)点 C1 的坐标为(4,3). (3)S△ABC=3×5- 1 2 ×3×2- 1 2 ×3×1- 1 2 ×2×5= 11 2 . 第四章 一次函数 1 函 数 1.D 2.B 3.B 4.y=12-4x 5.解:(1)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30+10x. (2)当 x=20 时,y=30+10×20=230,即门票的总费用为 230 元.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1.B 2.A 3.B 4.D 5.y=5-0.8x 6.解:(1)依题意可得 s=520-80t. (2)依题意有当 t=4 时,s=520-80×4=200.即当行驶时间为 4h 时,汽车距乙地的路 程为 200km.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 1 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B 2.A 3.B 4.解:当 x=0 时,y=0;当 x=2 时,y=1.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当 x=4 时,y= 1 2 ×4=2,∴点(4,2)在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当 x=-2 时,y= 1 2
×(-2)=-1,∴点(-2,-2)不在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2)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5.解:∵y=(2-m)2是正比例函数,∴m 1,∴m=1或3.又∵y随x的增大 而减小,∴2一m0,∴m-2 (2)由图象经过原点可知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因此m+2≠0且3-n=0,解得m≠-2, 3.即当m≠-2,n=3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A2.A3C4y=-x+2 5.解:(1)将A(0,3)与B(1,5)代入y=kx+b中,得b=3,k+b=5,解得k=2,∴这 个函数的表达式为y=2x+3 2)由(1)得y=2x+3,将x=-3代入得y=2×(-3)+3=-3 第2课时单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1.B2C3.C4x=2 5.解:由图象可得,当x=40时,y=140,∴140=4×40+b,解得b=-20,∴当x 20时,y=4×20-20=60.即当工人生产的件数为20件时,每名工人每天获得的薪金为 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1.A2D3.10l2203米秒 4.解:(1)由图象可知小强让爷爷先出发60米 (2)山顶离山脚的距离为300米;小强先爬上山顶 (3)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小强经过8分钟追上爷爷.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B2.D3.A4.C 2x+3y=380 5.解:(1)由题意得 4x+2y=360
×(-2)=-1,∴点(-2,-2)不在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2)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 5.解:∵y=(2-m)x |m-2|是正比例函数,∴|m-2|=1,∴m=1 或 3.又∵y 随 x 的增大 而减小,∴2-m<0,∴m 只能取 3.即 m 的值为 3. 第 2 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D 2.A 3.A 4.D 5.解:(1)∵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m+2>0,∴m>-2. (2)由图象经过原点可知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因此 m+2≠0 且 3-n=0,解得 m≠-2, n=3.即当 m≠-2,n=3 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 1 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A 2.A 3.C 4.y=- 1 2 x+2 5.解:(1)将 A(0,3)与 B(1,5)代入 y=kx+b 中,得 b=3,k+b=5,解得 k=2,∴这 个函数的表达式为 y=2x+3. (2)由(1)得 y=2x+3,将 x=-3 代入得 y=2×(-3)+3=-3. 第 2 课时 单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1.B 2.C 3.C 4.x=2 5.解:由图象可得,当 x=40 时,y=140,∴140=4×40+b,解得 b=-20,∴当 x =20 时,y=4×20-20=60.即当工人生产的件数为 20 件时,每名工人每天获得的薪金为 60 元. 第 3 课时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1.A 2.D 3.10 l2 20 3 米/秒 4.解:(1)由图象可知小强让爷爷先出发 60 米. (2)山顶离山脚的距离为 300 米;小强先爬上山顶. (3)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小强经过 8 分钟追上爷爷.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B 2.D 3.A 4.C 5.解:(1)由题意得 2x+3y=380, 4x+2y=360
(2)=40 是(1)中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Uy=100 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课时代入法 1.B2C3①y=3x-5② =x+2① 将①代入②,得4x+3x+6=13,解得x=1把x=1代入①, 得y=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3x+2y=19①, 由②得y=2x-1③把③代入①,得3x+2(2x-1)=19,解得x=3 把x=3代入③,得厂=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3, jx+y-3=0①, 5.解:∵x+y-3|+(x-2y)2=0, ②得x=2y③,把③代入①得 x-2y=0②, 2y+y-3=0,解得y=1把y=1代入③,得x=2,∴ 第2课时加减法 1.D2.A3.D 4.解,1Jx+y=2①, ①+②,得7x=7,解得x=1将x=1代入①,得1+y=2 解得y=1,∴原方程组的解为, jx+2=5①, (2x+y=2②,①-②,得y=3将y=3代入②,得x=-1,原方程组的解为
(2) x=40, y=100 是(1)中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 1 课时 代入法 1.B 2.C 3.① y=3x-5 ② 4.解:(1) y=x+2①, 4x+3y=13②, 将①代入②,得 4x+3x+6=13,解得 x=1.把 x=1 代入①, 得 y=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x=1, y=3. (2) 3x+2y=19①, 2x-y=1②, 由②得 y=2x-1③.把③代入①,得 3x+2(2x-1)=19,解得 x=3. 把 x=3 代入③,得 y=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x=3, y=5. 5.解:∵|x+y-3|+(x-2y) 2=0,∴ x+y-3=0①, x-2y=0②, 由②得 x=2y③,把③代入①得 2y+y-3=0,解得 y=1.把 y=1 代入③,得 x=2,∴ x=2, y=1. 第 2 课时 加减法 1.D 2.A 3.D 4.解:(1) x+y=2①, 6x-y=5②, ①+②,得 7x=7,解得 x=1.将 x=1 代入①,得 1+y=2, 解得 y=1,∴原方程组的解为 x=1, y=1. (2) x+2y=5①, x+y=2②, ①-②,得 y=3.将 y=3 代入②,得 x=-1,∴原方程组的解为 x=-1, y=3
+y=2① 313x-2y=10②,①×2,得4x+2y=48,②+③,得7x=14,解得x=2将x=2代 入①,得4+y=2,解得y=-2,∴原方程组的解为 3x-4y=14① 2x-3=②,①×2-②×3,得2(3x-4y)-3(2x-3y)=14×2-3×3,解得y=19 把y=19代入②,得x=30,∴原方程组的解为 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1.C2.C 3.解:设这个笼中的鸡有x只,兔有y只,根据题意得(十)3,解得=13 答:笼子里鸡有18只,兔有12只 4.解:设小明今年的年龄是x岁,他奶奶今年的年龄是y岁,根据题意得 解得 3(x+12 +12 答:小明今年的年龄是12岁,他奶奶今年的年龄是60岁. 4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3y=55, 1.C2.D3 2x+2y=90 4.解:设捐款2元的有x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y名同学,由题意可得 2x+3y=100-1×6-47,化/+y=27, x=15, 解得 2x+3y=66, y=12 答:捐款2元的有15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12名同学 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 1.C2.D3.95
(3) 2x+y=2①, 3x-2y=10②, ①×2,得 4x+2y=4③,②+③,得 7x=14,解得 x=2.将 x=2 代 入①,得 4+y=2,解得 y=-2,∴原方程组的解为 x=2, y=-2. (4) 3x-4y=14①, 2x-3y=3②, ①×2-②×3,得 2(3x-4y)-3(2x-3y)=14×2-3×3,解得 y=19. 把 y=19 代入②,得 x=30,∴原方程组的解为 x=30, y=19. 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1.C 2.C 3.解:设这个笼中的鸡有 x 只,兔有 y 只,根据题意得 x+y=30, 2x+4y=84, 解得 x=18, y=12. 答:笼子里鸡有 18 只,兔有 12 只. 4.解:设小明今年的年龄是 x 岁,他奶奶今年的年龄是 y 岁,根据题意得 5x=y, 3(x+12)=y+12, 解得 x=12, y=60. 答:小明今年的年龄是 12 岁,他奶奶今年的年龄是 60 岁. 4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1.C 2.D 3. x+3y=55, 2x+2y=90 4.解:设捐款 2 元的有 x 名同学,捐款 3 元的有 y 名同学,由题意可得 x+y=40-6-7, 2x+3y=100-1×6-4×7, 化简得 x+y=27, 2x+3y=66, 解得 x=15, y=12. 答:捐款 2 元的有 15 名同学,捐款 3 元的有 12 名同学. 5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 1.C 2.D 3.95
4.解:设大客车每小时行x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y千米,由题意得 解 x=76, 答:大客车每小时行76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96千米 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D2y=5-2x3. 5.解:如图,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是(-1,-4),则由图象可得原方程组的解为 =2x-2 6.解:(1)方程组 ax-v=5 的解 (2)将A(1,-2代入y=ax-5,得a-5=-2,解得a=3;将A(1,-2)代入y=2x+b, 得2+b=-2,解得b=-4 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D2C3y=x-54y=200x+300 5.解:(1)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图象过(50,10),(40,0)两点 10=50+b,cak 解得 行李费y(元)与行李质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0=40k+b, x-40 (2)当x=60时,y=60-40=20.故当旅客携带60千克行李时,需付行李费20元 8三元一次方程组 1.B2.A3.D4.C
4.解:设大客车每小时行 x 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y 千米,由题意得 y-x=20, 6y+4x=880, 解 得 x=76, y=96. 答:大客车每小时行 76 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96 千米. 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D 2.y=5-2x 3. x=3, y=2 4. x=1, y=2 5.解:如图,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是(-1,-4),则由图象可得原方程组的解为 x=-1, y=-4. 6.解:(1)方程组 ax-y=5, 2x-y=-b 的解是 x=1, y=-2. (2)将 A(1,-2)代入 y=ax-5,得 a-5=-2,解得 a=3;将 A(1,-2)代入 y=2x+b, 得 2+b=-2,解得 b=-4. 7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D 2.C 3.y=x-5 4.y=200x+300 5.解:(1)设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kx+b.∵图象过(50,10),(40,0)两点, ∴ 10=50k+b, 0=40k+b, 解得 k=1, b=-40, ∴行李费 y(元)与行李质量 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x-40. (2)当 x=60 时,y=60-40=20.故当旅客携带 60 千克行李时,需付行李费 20 元. *8 三元一次方程组 1.B 2.A 3.D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