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复变函数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601112B 中文名称:复变函数论 英文名称:Theory of 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及核心课 总学时:48 总学分:3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复变函数的发展历史,遵循周易中的复卦的复。【支撑毕业要求1】 2.理解复数的表示方法。【支撑半业要求2】 3理解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支撑半业要求3】 4掌握留数的计算和应用。【支撑毕业要求5】 5能够应用复变函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支撑 毕业要求3、4】 6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及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半业要求4、6、7、8】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1-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书有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 课程目标1 1.师德规范 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
1.9 《复变函数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601112B 中文名称:复变函数论 英文名称:Theory of 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及核心课 总 学 时:48 总 学 分:3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复变函数的发展历史,遵循周易中的复卦的复。【支撑毕业要求 1】 2. 理解复数的表示方法。【支撑毕业要求 2】 3.理解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支撑毕业要求 3】 4.掌握留数的计算和应用。【支撑毕业要求 5】 5.能够应用复变函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支撑 毕业要求 3、4】 6.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及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4、6、7、8】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1.师德规范 1-1 以立德树 人为根本,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
德情揉、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2认可和接受当前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自觉维护职前教 师群体的身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1-3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依规依法执教,以“四有”好老师的标 准严格要求自我。 2-1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尊重学生人格, 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 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课程目标2 2.教有情怀 2-2经常阅读与学习,广泛涉猎人文、科学书籍,丰富自身文化 修养,具有科学精神。 2-4尊重学生,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潜心教书有 人,做学生成长引路人。 3-1具有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空 间抽象、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熟悉中学各年级教材的地位、 作用、内容、结构及内在联系。 课程目标3 3.学科素养 3-2了解数学学科与物理、计算机等学科以及现实生活实践的 联系。 3-3理解和掌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提以此为目标导向的 数学学习指导方法与策略。 5.1具有以人为本、德有为先的有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 课程目标4 5.班级指导 与方法。 33理解和掌提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提以此为目标导向的 数学学习指导方法与策略。 3.学科素养 4-1掌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点,了解中学生数学认 课程目标5 4.教学能力 知特点和数学学习规律。 4-4了解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 学研究能力。 4-3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数学 学科知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实施、分析、评价 和改进课堂教学。 6-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有规律,掌提课程有人、文 4.教学能力 化有人、活动有人、管理有人的内涵及方法。 课程目标6 6.综合育人 7-1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有不断学习和 7.学会反思 适应发展的能力。 8.沟通合作 T-3掌提反思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 决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8-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提沟通合作技能,积极主动参与小 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乐 于分享经验和想法。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2 认可和接受当前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自觉维护 职前教 师群体的身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1-3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依规依法执教,以“四有”好老师的标 准严格要求自我。 课程目标 2 2.教育情怀 2-1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深厚的人文 底蕴。尊重学生人格, 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 炼品 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2 经常阅读与学习,广泛涉猎人文、科学书籍,丰富自身文化 修养,具有科学精神。 2-4 尊重学生,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潜心教书育 人, 做学生成长引路人。 课程目标 3 3.学科素养 3-1 具有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空 间抽象、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熟悉中学各年级教材的地位、 作用、内容、结构及内在联系。 3-2 了解数学学科与物理、计算机等学科以及现实生活实践的 联系。 3-3 理解和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以此为目标导向的 数学学习指导方法与策略。 课程目标 4 5.班级指导 5.1 具有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 与方法。 课程目标 5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3-3 理解和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以此为目标导向的 数学学习指导方法与策略。 4-1 掌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点,了解中学生数学认 知特点和数学学习规律。 4-4 了解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 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6 4.教学能力 6.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4-3 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数学 学科知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实施、分析、评价 和改进课堂教学。 6-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掌握课程育人、文 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的内涵及方法。 7-1 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有不断学习和 适应发展的能力。 7-3 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 决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8-1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积极主动参与小 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乐 于分享经验和想法。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评稚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 学生自学、课堂讲授 课程目标1、2、3、6 10 第二章复积分 课堂讲授、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3、5、6 。 第三章复级数理论 课堂讲授、学生自学 课程目标3、5、6 8 第四章留数理论 课堂讲授、讨论研讨 课程目标3、4、6 9 第五章共性映射理论 课堂讲授、图形变换 课程目标3、5、6 8 第六章解析延拓 课堂讲授、理论推演 课程目标3 4 合计 48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10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了解复变函数的发展历史,理解“复”的含义。会用复数的6种表示方法互相变换, 会准确计算六种表示方法中复数的实部、虚部、模、辐角等。会应用复数乘除的几何意义证 明一些几何问题。会计算复数列的极限。掌握复变函数极限与实二元函数二重极限关系,会 计算复变函数的极限。掌握柯西黎曼方程,理解可微分的必要条件,理解可微分的充要条件, 理解可微分的必要条件。 2、学习要求: 理解复数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运算,理解复数的三角形式乘除运算,掌 握三角形式的幂运算和开方运算。理解复数的几何表示和几何意义,掌握复数乘法除法的几 何意义,了解复数幂和开方的几何意义。理解复数极限的定义,掌握复数列极限的充要条件, 理解复变函数的定义,理解复变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了解复变函数的分类,理解复变 函数极限的定义和充要条件,理解连续性的定义,掌握复变函数连续的性质,理解复变函数 连续的充要条件。掌握初等函数连续性。理解复函数导数的定义,掌握复函数实部和虚部的 导数定义,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掌握导数的复合函数运算,理解导数的反函数运算,理解 初等函数的可导性,理解复变函数微分的定义,理解复变函数的可导、微分和连续的关系, 理解复变函数导数和实二元函数导数的关系。熟悉指数函数、三角函数与双曲函数的基本性 质以及和实函数的区别,理解三类基本初等函数的映照性质。深刻理解解析函数定义,会用 解析函数的条件判断函数的解析性。了解初等多值函数。能将初等多值函数分解为若干个单
表 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 学生自学、课堂讲授 课程目标 1、2、3、6 10 第二章 复积分 课堂讲授、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3、5、6 9 第三章 复级数理论 课堂讲授、学生自学 课程目标 3、5、6 8 第四章 留数理论 课堂讲授、讨论研讨 课程目标 3、4、6 9 第五章 共性映射理论 课堂讲授、图形变换 课程目标 3、5、6 8 第六章 解析延拓 课堂讲授、理论推演 课程目标 3 4 合计 48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 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10 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了解复变函数的发展历史,理解“复”的含义。会用复数的 6 种表示方法互相变换, 会准确计算六种表示方法中复数的实部、虚部、模、辐角等。会应用复数乘除的几何意义证 明一些几何问题。会计算复数列的极限。掌握复变函数极限与实二元函数二重极限关系,会 计算复变函数的极限。掌握柯西黎曼方程,理解可微分的必要条件,理解可微分的充要条件, 理解可微分的必要条件。 2、学习要求: 理解复数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运算,理解复数的三角形式乘除运算,掌 握三角形式的幂运算和开方运算。理解复数的几何表示和几何意义,掌握复数乘法除法的几 何意义,了解复数幂和开方的几何意义。理解复数极限的定义,掌握复数列极限的充要条件, 理解复变函数的定义,理解复变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了解复变函数的分类,理解复变 函数极限的定义和充要条件,理解连续性的定义,掌握复变函数连续的性质,理解复变函数 连续的充要条件。掌握初等函数连续性。理解复函数导数的定义,掌握复函数实部和虚部的 导数定义,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掌握导数的复合函数运算,理解导数的反函数运算,理解 初等函数的可导性,理解复变函数微分的定义,理解复变函数的可导、微分和连续的关系, 理解复变函数导数和实二元函数导数的关系。熟悉指数函数、三角函数与双曲函数的基本性 质以及和实函数的区别,理解三类基本初等函数的映照性质。深刻理解解析函数定义,会用 解析函数的条件判断函数的解析性。了解初等多值函数。能将初等多值函数分解为若干个单
值函数。掌握对数函数的计算和反三角函数的计算。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复变函数的发展历史,复数的6种表示方法,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三角形式的乘除运算和幂运算,开方运算。复数列极限的充要条件,复数列极限的计算,计 算复变函数的极限。复变函数连续的充要条件,初等函数连续性。复函数的微分,复函数可 微分的条件。初等解析函数,解析函数 2、学习难点:复数的坐标表示和向量表示的运算,复数几何意义,复数乘除幂和开 方的几何意义。复数列极限的定义,复变函数的分类,复变函数的极限,复变函数极限与实 二元函数二重极限关系,连续性的定义,复变函数连续的性质。复函数可微分的条件。初等 多值函数。 【学习内容】 1.1复数及其运算 1.2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3复变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1.4解析函数 第二章复积分(9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灵活运用复函数积分的基本性质,理解复变函数的估值性质。熟练掌握柯西积分定理, 并能灵活应用,掌握柯西积分定理的推广形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原函数的性质。会求拉普拉 斯方程的复变函数解法。了解复数边界积分方程的一般理论。会用解析函数实部和虚部表示 向量函数,会用解析函数表示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和等势线。 2、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复变函数积分的概念,掌握复变函数和实二元函数在曲线上积分的关系。 熟练掌握复变函数的积分计算并能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灵活运用柯西积分公式,深刻理解解 析函数的无穷可微性,掌握柯西不等式与刘维尔定理,掌握代数学基本定理,掌握摩勒拉定 理。理解并掌握调和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了解调和函数的应用。理解并掌握拉普拉斯方程定 义,了解拉普拉斯方程的应用。理解并掌握复势的定义,熟悉平面向量场的解析函数表示法。 熟练掌握流体中各种场的解析函数表示。理解并掌握电场中的复势理论。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复变函数积分的计算,复变函数积分的性质。柯西积分定理,柯西积
值函数。掌握对数函数的计算和反三角函数的计算。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复变函数的发展历史,复数的 6 种表示方法,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三角形式的乘除运算和幂运算,开方运算。复数列极限的充要条件,复数列极限的计算,计 算复变函数的极限。复变函数连续的充要条件,初等函数连续性。复函数的微分,复函数可 微分的条件。初等解析函数,解析函数. 2、学习难点:复数的坐标表示和向量表示的运算,复数几何意义,复数乘除幂和开 方的几何意义。复数列极限的定义,复变函数的分类,复变函数的极限,复变函数极限与实 二元函数二重极限关系,连续性的定义,复变函数连续的性质。复函数可微分的条件。初等 多值函数。 【学习内容】 1.1 复数及其运算 1.2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3 复变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1.4 解析函数 第二章 复积分(9 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灵活运用复函数积分的基本性质,理解复变函数的估值性质。熟练掌握柯西积分定理, 并能灵活应用,掌握柯西积分定理的推广形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原函数的性质。会求拉普拉 斯方程的复变函数解法。了解复数边界积分方程的一般理论。会用解析函数实部和虚部表示 向量函数,会用解析函数表示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和等势线。 2、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复变函数积分的概念,掌握复变函数和实二元函数在曲线上积分的关系。 熟练掌握复变函数的积分计算并能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灵活运用柯西积分公式,深刻理解解 析函数的无穷可微性,掌握柯西不等式与刘维尔定理,掌握代数学基本定理,掌握摩勒拉定 理。理解并掌握调和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了解调和函数的应用。理解并掌握拉普拉斯方程定 义,了解拉普拉斯方程的应用。理解并掌握复势的定义,熟悉平面向量场的解析函数表示法。 熟练掌握流体中各种场的解析函数表示。理解并掌握电场中的复势理论。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复变函数积分的计算,复变函数积分的性质。柯西积分定理,柯西积
分公式及其推论。调和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调和函数与解析函数的关系。复变函数表示复 势。 2、学习难点:复变函数积分的概念。柯西积分定理的推广。柯西不等式与刘维尔定 理、代数学基本定理,摩勒拉定理。拉普拉斯方程的解答,复数边界积分方程。流体中的复 势应用,静电场中的复势应用。 【学习内容】 2.1复积分的定义 2.2柯西积分定理与柯西积分公式 2.3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关系 2.4复势理论及其应用 第三章复级数理论(8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掌握复数项级数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掌握复数项级数收敛的性质,会计算复数项级 数的求和,掌握复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柯西收敛准准和优级数判别法,理解内闭一致收敛 定义。掌握解析函数的泰勒展式,会求初等函数的泰勒展式。明确解析函数零点的孤立性, 会判断解析函数零点的阶数,会证明解析函数恒为零的命题,会用反证法和最大模原理证明 复变函数命题。会求解析函数的洛朗展式。切实掌握孤立奇点的三种类型及其判断方法和性 质。会判断无穷远点孤立奇点类型。 2、学习要求: 理解复数项级数定义和复数项级数的收敛定义,理解复数项级数和实数项级数的关系。 理解复函数项级数定义,和函数定义,理解复函数项级数收敛和一致收敛的定义,掌握解析 函数可导性质。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求法及其性质,判断幂级数和函数的解析性。掌握解 析函数唯一性定理,会应用解析函数唯一性定理及其推论,了解解析函数局部和整体关系的 分析,理解最大模原理,会用最大模原理证明解析函数恒为常数,了解最大模原理与实函数 最大值的关系。理解洛朗展式和泰勒展式的关系。了解皮卡(Picard)定理。了解解析函数 在无穷远点的性质,了解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解析函数项级数的导数性质。幂级数和的解析性判断。解析函数零点 的孤立性,解析函数唯一性定理。解析函数的洛朗展式。可去奇点、极点、本性奇点。解析 函数在无穷远点的性质
分公式及其推论。调和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调和函数与解析函数的关系。复变函数表示复 势。 2、学习难点:复变函数积分的概念。柯西积分定理的推广。柯西不等式与刘维尔定 理、代数学基本定理,摩勒拉定理。拉普拉斯方程的解答,复数边界积分方程。流体中的复 势应用,静电场中的复势应用。 【学习内容】 2.1 复积分的定义 2.2 柯西积分定理与柯西积分公式 2.3 解析函数和调和函数关系 2.4 复势理论及其应用 第三章 复级数理论(8 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掌握复数项级数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掌握复数项级数收敛的性质,会计算复数项级 数的求和,掌握复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柯西收敛准准和优级数判别法,理解内闭一致收敛 定义。掌握解析函数的泰勒展式,会求初等函数的泰勒展式。明确解析函数零点的孤立性, 会判断解析函数零点的阶数,会证明解析函数恒为零的命题,会用反证法和最大模原理证明 复变函数命题。会求解析函数的洛朗展式。切实掌握孤立奇点的三种类型及其判断方法和性 质。会判断无穷远点孤立奇点类型。 2、学习要求: 理解复数项级数定义和复数项级数的收敛定义,理解复数项级数和实数项级数的关系。 理解复函数项级数定义,和函数定义,理解复函数项级数收敛和一致收敛的定义,掌握解析 函数可导性质。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求法及其性质,判断幂级数和函数的解析性。掌握解 析函数唯一性定理,会应用解析函数唯一性定理及其推论,了解解析函数局部和整体关系的 分析,理解最大模原理,会用最大模原理证明解析函数恒为常数,了解最大模原理与实函数 最大值的关系。理解洛朗展式和泰勒展式的关系。了解皮卡(Picard)定理。了解解析函数 在无穷远点的性质,了解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解析函数项级数的导数性质。幂级数和的解析性判断。解析函数零点 的孤立性,解析函数唯一性定理。解析函数的洛朗展式。可去奇点、极点、本性奇点。解析 函数在无穷远点的性质
2、学习难点:复函数项级数收敛和一致收敛的定义。幂级数的和函数在其收敛圆周 上的状况、一些初等函数的泰勒展式。最大模原理。洛朗级数与泰勒级数的关系。施瓦茨 (Schwarz)引理、皮卡(Picard)定理。整函数、亚纯函数。 【学习内容】 3.1复数项级数和复函数项级数 3.2幂级数 3.3解析函数的唯一性定理和零点孤立性(含最大模原理) 3.4洛朗级数 3.5孤立奇点 3.6整函数和亚纯函数 第四章孤立奇点留数的定义与计算(9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掌握留数定理及其留数求法。会用用留数定理计算实积分,掌握儒歇定理。 2、学习要求: 掌握留数定理及其留数求法,理解无穷远点留数和有限点留数的关系,理解留数和复 变函数积分的关系。了解积分路径上有奇点的积分和应用多值函数的积分,理解辐角原理。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留数的定义及留数定理、留数的求法。用留数定理计算实积分。 2、学习难点:留数的求法、无穷远点的留数。对数留数、辐角原理、儒歇定理。 【学习内容】 4.1留数及其计算 4.2留数计算实积分 4.3辐角原理 第五章共性映射(8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掌握解析变换的特性,深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应用分式线性变换。掌握某些初 等函数所构成的共形映射
2、学习难点:复函数项级数收敛和一致收敛的定义。幂级数的和函数在其收敛圆周 上的状况、一些初等函数的泰勒展式。最大模原理。洛朗级数与泰勒级数的关系。施瓦茨 (Schwarz)引理、皮卡(Picard)定理。整函数、亚纯函数。 【学习内容】 3.1 复数项级数和复函数项级数 3.2 幂级数 3.3 解析函数的唯一性定理和零点孤立性(含最大模原理) 3.4 洛朗级数 3.5 孤立奇点 3.6 整函数和亚纯函数 第四章 孤立奇点留数的定义与计算(9 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掌握留数定理及其留数求法。会用用留数定理计算实积分,掌握儒歇定理。 2、学习要求: 掌握留数定理及其留数求法,理解无穷远点留数和有限点留数的关系,理解留数和复 变函数积分的关系。了解积分路径上有奇点的积分和应用多值函数的积分,理解辐角原理。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留数的定义及留数定理、留数的求法。用留数定理计算实积分。 2、学习难点:留数的求法、无穷远点的留数。对数留数、辐角原理、儒歇定理。 【学习内容】 4.1 留数及其计算 4.2 留数计算实积分 4.3 辐角原理 第五章 共性映射(8 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掌握解析变换的特性,深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应用分式线性变换。掌握某些初 等函数所构成的共形映射
2、学习要求: 掌握解析变换的特性,深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明确共形映射的概念。了解黎曼存 在定理和边界对应定理。掌握分式线性变换及其性质。深刻理解某些初等函数所构成的共形 映射。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解析变换的保域性、解析变换的保角性-一导数的几何意义、单叶解析 变换的共形性。分式线性变换的共形性、分式线性变换的保交比性。幂函数与根式函数、指 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2、学习难点:黎曼存在定理、边界对应定理。分式线性变换应用。由圆弧构成的两 角形区域的共形映射、儒可夫斯基函数的单叶性区域。 【学习内容】 5.1共形映射 5.2分式线性变换 5.3初等函数共形映射的综合应用 第六章解析延拓(4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认识透弧解析延拓。 2、学习要求: 了解解析开拓的概念和一般原理。了解对称原理。了解完全解析函数及黎曼面的概念。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解析延拓的幂级数方法。 2、教学难点:透弧直接解析延拓、黎曼-一施瓦茨对称原理。 【学习内容】 6.1解析延拓的概念与幂级数延拓 6.2透弧解析延拓、对称原理 6.3完全解析函数及黎曼面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1、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板书配以多媒体的方式。适当采取研讨案例方法。 2、习题课:进行典型问题分析,方法总结,难题讲解,与学生黑板演题相结合,训 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思维严密性
2、学习要求: 掌握解析变换的特性,深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明确共形映射的概念。了解黎曼存 在定理和边界对应定理。掌握分式线性变换及其性质。深刻理解某些初等函数所构成的共形 映射。 【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重点:解析变换的保域性、解析变换的保角性---导数的几何意义、单叶解析 变换的共形性。分式线性变换的共形性、分式线性变换的保交比性。幂函数与根式函数、指 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2、学习难点:黎曼存在定理、边界对应定理。分式线性变换应用。由圆弧构成的两 角形区域的共形映射、儒可夫斯基函数的单叶性区域。 【学习内容】 5.1 共形映射 5.2 分式线性变换 5.3 初等函数共形映射的综合应用 第六章 解析延拓(4 学时)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学习目标: 认识透弧解析延拓。 2、学习要求: 了解解析开拓的概念和一般原理。了解对称原理。了解完全解析函数及黎曼面的概念。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解析延拓的幂级数方法。 2、教学难点:透弧直接解析延拓、黎曼--施瓦茨对称原理。 【学习内容】 6.1 解析延拓的概念与幂级数延拓 6.2 透弧解析延拓、对称原理 6.3 完全解析函数及黎曼面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1、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板书配以多媒体的方式。适当采取研讨案例方法。 2、习题课:进行典型问题分析,方法总结,难题讲解,与学生黑板演题相结合,训 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思维严密性
3、作业:每次课后配以一定量的书面作业(含习题作业和培养目标要求作业),按 学院统一要求每周批改一次。 4、辅导:每周进行答疑辅导。 5、根据我院学生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为主,自学为辅。 理论教学为主,自学实践和创新作业为辅。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建议使用的考核方法:闭卷。成绩评定综合考虑多种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为(30%) 为:作业、考勤、能力考核、小论文设计作业、创新作业等多种形式选择3-4种进行计算平 均分(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结果百分制计算,占70%。 2、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是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 的方法,评价对象为考核成绩的平均得分率,其中将平时成绩中的两种种考核方式合并为平时成 绩,于是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依据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未考试成绩。分目标的达成度为对各项 平均成绩的得分率取加权平均值,课程目标达成度为各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例如,课程目标1中,平时成绩50分中,平均得分率为0.9,,期末考试50分中,平均得 分率为0.7,则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为0.3×0.9+0.7×0.7=0.73。详情见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表。 表3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平时表现 期末笔试 课程目标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30% 70% 课程目标1 50 50 分目标达成度=70%×(期末笔试分 课程目标2 30 70 目标平均成绩/分目标总分) +30%×(平时成绩分目标平均成绩 /分目标总分): 课程目标3 30 70 课程目标整体达成度=课程分目 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课程目标4 50 50
3、作业:每次课后配以一定量的书面作业(含习题作业和培养目标要求作业),按 学院统一要求每周批改一次。 4、辅导:每周进行答疑辅导。 5、根据我院学生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为主,自学为辅。 理论教学为主,自学实践和创新作业为辅。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建议使用的考核方法:闭卷。成绩评定综合考虑多种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为(30%) 为:作业、考勤、能力考核、小论文设计作业、创新作业等多种形式选择 3-4 种进行计算平 均分(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结果百分制计算,占 70%。 2、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主要是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 的方法,评价对象为考核成绩的平均得分率,其中将平时成绩中的两种种考核方式合并为平时成 绩,于是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依据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目标的达成度为对各项 平均成绩的得分率取加权平均值,课程目标达成度为各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例如,课程目标 1 中,平时成绩 50 分中,平均得分率为 0.9,,期末考试 50 分中,平均得 分率为 0.7,则课程目标 1 的达成度为 0.30.9+0.70.7=0.73。详情见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表。 表 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课程目标 平时表现 30% 期末笔试 7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1 50 50 分目标达成度=70%(期末笔试分 目标平均成绩/ 分目标总 分 ) +30%(平时成绩分目标平均成绩 /分目标总分); 课程目标整体达成度=课程分目 标达成度的最小值。 课程目标 2 30 70 课程目标 3 30 70 课程目标 4 50 50
课程目标5 40 60 课程目标6 50 50 七、教材与学习资源建议 (一)建议选用教材 建议使用教材:教学组的自编讲义 (二)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 1钟玉泉,复变函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余家荣,复变函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苏变萍等,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方企勤,复变函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路见可,复变函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7蔡贞东,万物皆复数,九州:九州出版社,2011 8陆庆乐,复变函数(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9王绵森,复变函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沙巴特著,胥鸣伟,李振宇译,复分析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1罗伯特格林,单复变函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2拉夫连季耶夫,沙巴特,施祥林,夏定,复变函数论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13严镇军,复变函数,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14路见可,钟寿国,刘士强,复变函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5冯志新,沈永祥,复变函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6卢玉峰,刘西民,复变函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17杨贺菊,姚卫,复变函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l8 JamesWardBrown,复变函数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三)其它课程资源 1、运城学院复变函数论共享资源培育课程
课程目标 5 40 60 课程目标 6 50 50 七、教材与学习资源建议 (一)建议选用教材 建议使用教材:教学组的自编讲义 (二)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 1 钟玉泉,复变函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余家荣,复变函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苏变萍等,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方企勤,复变函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 路见可,复变函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7 蔡贞东,万物皆复数,九州:九州出版社,2011. 8 陆庆乐,复变函数(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9 王绵森,复变函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 沙巴特著,胥鸣伟,李振宇译,复分析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1 罗伯特格林,单复变函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2 拉夫连季耶夫,沙巴特,施祥林,夏定,复变函数论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13 严镇军,复变函数,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14 路见可,钟寿国,刘士强,复变函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5 冯志新,沈永祥,复变函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6 卢玉峰,刘西民,复变函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17 杨贺菊,姚卫,复变函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8 JamesWardBrown,复变函数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三)其它课程资源 1、运城学院复变函数论共享资源培育课程
http://jpkc.ycu.edu.cn/fbhsl/ 2、华中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国家级精品课程 http://www.jingpinke.com/xpe/portal/22cf354b-1288-1000-887c- 5fd719521ae5?uuid=8a833999-2152448b-0121-52448c2e- 02d1&courseID=S0600777&resourceType=lessonplan 3、西安交通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壹课堂 http://www.1ketang.com/course/1440.html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根据师范认证下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以及运城学院教学型、地方性和应 用型的特色,继承2019年的编制复变函数论教学大纲,同时参考其它高校复变函数论课程 的教学大纲,紧跟时代特点,突出师范类教育教学特点制定了此教学大纲。 制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教研室:数学与应用数 学教研室 执笔人:刘俊俏 审订人:王琦 2021年5月
http://jpkc.ycu.edu.cn/fbhsl/ 2、华中科技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国家级精品课程 http://www.jingpinke.com/xpe/portal/22cf354b-1288-1000-887c- 5fd719521ae5?uuid=8a833999-2152448b-0121-52448c2e- 02d1&courseID=S0600777&resourceType=lessonplan 3、西安交通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壹课堂 http://www.1ketang.com/course/1440.html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根据师范认证下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以及运城学院教学型、地方性和应 用型的特色,继承 2019 年的编制复变函数论教学大纲,同时参考其它高校复变函数论课程 的教学大纲,紧跟时代特点,突出师范类教育教学特点制定了此教学大纲。 制 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教研室:数学与应用数 学教研室 执笔人:刘俊俏 审订人:王琦 2021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