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来例导入 女性,37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2年,此次出现咳嗽,咳痰2周,自服用抗生素,未见明显 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尿量减少,送至医院就诊,查体:唇发,口腔溃烂,面部红斑,两 肺底闻细湿哆音,体温38.4℃,脉搏10次/分,尿蛋白阳性,血肌酐412m0lL. 1,提出诊断及护理诊断。 2。简述护理措施。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 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病情反 复发作,病程迁延。 SLE的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年龄而异,我国患病率约为(30~70) /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的育龄女性。不同年龄组男女患病率不同, 育龄年龄男女之比约为1:(8~9),老年人与幼儿的男女之比约为1:(2一3)。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有关。 1.遗传因素SLE具有易感基因,同卵李生的患病率高达25%~70%,而 异卵孪生仅1%~3%,且SLE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近亲患病率高达13%。 2.雌激素育龄女性的患病率与同龄男性之比为9:1,妊娠可诱发本病或 加重病情,特别是妊娠早期和产后6周。女性的非性腺活动期(55 岁)发病率较低,男性睾丸发育不全者易发生$LE。 3.环境日光、食物、药物、病原微生物等环境因素与SLE有关。①日光: 40%的SLE病人对日光过敏。②食物:某些含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 果等)可增强SLE病人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含联胺集团(如烟熏食物、蘑菇等) 食物可诱发SLE发病:含L刀豆素类的食物(如首蓿类种子、其他豆菜类等) 也与本病有关。③药物:也是SLE重要的致病因素,某些病人在使用普鲁卡因 胺、异烟肼、氯丙嗪、甲基多巴等药物后或用药过程中,可出现狼疮样症状,停 药后症状大多消失。④感染:SLE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SLE血清中抗病毒抗体 滴度增高,提示与病毒感染有关:病人体内至少有针对12种不同病毒和4种反 转录病毒的高滴度gG和IgM抗体,病人内皮细胞、皮损中还可发现类似病毒
项目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案例导入 女性,37 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 12 年,此次出现咳嗽,咳痰 2 周,自服用抗生素,未见明显 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尿量减少,送至医院就诊,查体:唇发绀,口腔溃烂,面部红斑,两 肺底闻细湿啰音,体温 38.4℃,脉搏 110 次/分,尿蛋白阳性,血肌酐 412μmol/L。 1.提出诊断及护理诊断。 2.简述护理措施。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 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病情反 复发作,病程迁延。 SLE 的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年龄而异,我国患病率约为(30~70) /10 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 20~40 的育龄女性。不同年龄组男女患病率不同, 育龄年龄男女之比约为 1﹕(8~9),老年人与幼儿的男女之比约为 1﹕(2~3)。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有关。 1.遗传因素 SLE 具有易感基因,同卵孪生的患病率高达 25%~70%,而 异卵孪生仅 1%~3%,且 SLE 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近亲患病率高达 13%。 2.雌激素 育龄女性的患病率与同龄男性之比为 9﹕1,妊娠可诱发本病或 加重病情,特别是妊娠早期和产后 6 周。女性的非性腺活动期(<13 岁,>55 岁)发病率较低,男性睾丸发育不全者易发生 SLE。 3.环境 日光、食物、药物、病原微生物等环境因素与 SLE 有关。①日光: 40%的 SLE 病人对日光过敏。②食物:某些含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 果等)可增强 SLE 病人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含联胺集团(如烟熏食物、蘑菇等) 食物可诱发 SLE 发病;含 L-刀豆素类的食物(如苜蓿类种子、其他豆菜类等) 也与本病有关。③药物:也是 SLE 重要的致病因素,某些病人在使用普鲁卡因 胺、异烟肼、氯丙嗪、甲基多巴等药物后或用药过程中,可出现狼疮样症状,停 药后症状大多消失。④感染:SLE 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SLE 血清中抗病毒抗体 滴度增高,提示与病毒感染有关;病人体内至少有针对 12 种不同病毒和 4 种反 转录病毒的高滴度 IgG 和 IgM 抗体,病人内皮细胞、皮损中还可发现类似病毒
包涵体的物质。 【发病机制】 某些具有SLE发病遗传素质者,可能是在各种致病因子(感染、药物、紫 外线等)的作用下,促发了异常的免疫应答,从而持续产生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和 致病性自身抗体,引起组织损伤。一般认为T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亢进促使B 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这是本病的免疫学特点,也是本病发 生和延续的主要因素之一。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肾小球,在炎症细胞及其所产生 的介质参与下,引起狼疮肾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沉积是LE发病的主要机 制。 【病理】 SLE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器官, 中小血管因IC沉积或抗体直接侵袭而出现管壁的炎症和坏死,继发的血栓使管 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是:①苏木紫小 体:即细胞核受抗体作用变性为嗜酸性团块,为诊断SLE的特征性依据。②“洋 葱皮样病变”:即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脾中央动脉, 以及心瓣膜的结缔组织反复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而形成赘生物。此外,心包、心 肌、肺、神经系统等亦可出现上述基本病理变化。③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肾活组织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几乎均可发现位于肾小球、肾小管-间 质和血管等部位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LN病人典型的肾小球免疫病理表现为 lgG、IgA、IgM、C3、C4、C1q均阳性。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活动期大多数病人有全身症状。约90%病人可出现发热,热 型不一,以长期低、中度热多见。此外,可有疲倦、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 2.皮肤与黏膜受损约80%的病人可有皮肤损害。蝶形红斑是最具特征性 的皮肤改变,可见于40%的$LE病人,表现为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 斑。多数病人有广泛或局限性斑丘疹,多见于日晒部位,亦可为其他皮疹,如盘 状红斑、指掌部和甲周红斑、指端缺血、丘疹、紫癜或紫斑、水疱和大疱等。有 约40%病人有光过敏及脱发现象,约30%者曾有口腔溃疡,少数病人有雷诺现 象。值得注意的是,SLE的各种皮疹多无明显瘙痒。若出现明显瘙痒常提示局部
包涵体的物质。 【发病机制】 某些具有 SLE 发病遗传素质者,可能是在各种致病因子(感染、药物、紫 外线等)的作用下,促发了异常的免疫应答,从而持续产生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和 致病性自身抗体,引起组织损伤。一般认为 T 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亢进促使 B 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这是本病的免疫学特点,也是本病发 生和延续的主要因素之一。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肾小球,在炎症细胞及其所产生 的介质参与下,引起狼疮肾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沉积是 SLE 发病的主要机 制。 【病理】 SLE 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器官。 中小血管因 IC 沉积或抗体直接侵袭而出现管壁的炎症和坏死,继发的血栓使管 腔变窄,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是:①苏木紫小 体:即细胞核受抗体作用变性为嗜酸性团块,为诊断 SLE 的特征性依据。②“洋 葱皮样病变”:即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脾中央动脉, 以及心瓣膜的结缔组织反复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而形成赘生物。此外,心包、心 肌、肺、神经系统等亦可出现上述基本病理变化。③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 :肾活组织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几乎均可发现位于肾小球、肾小管-间 质和血管等部位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LN 病人典型的肾小球免疫病理表现为 IgG、IgA、IgM、C3、 C4、C1q 均阳性。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活动期大多数病人有全身症状。约 90%病人可出现发热,热 型不一,以长期低、中度热多见。此外,可有疲倦、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 2.皮肤与黏膜受损 约 80%的病人可有皮肤损害。蝶形红斑是最具特征性 的皮肤改变,可见于 40%的 SLE 病人,表现为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 斑。多数病人有广泛或局限性斑丘疹,多见于日晒部位,亦可为其他皮疹,如盘 状红斑、指掌部和甲周红斑、指端缺血、丘疹、紫癜或紫斑、水疱和大疱等。有 约 40%病人有光过敏及脱发现象,约 30%者曾有口腔溃疡,少数病人有雷诺现 象。值得注意的是,SLE 的各种皮疹多无明显瘙痒。若出现明显瘙痒常提示局部
过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的瘙痒性皮疹要注意并发皮肤真菌感染的可能。 3.骨关节和肌肉约85%病人有关节受累,关节肿痛是首发症状,最常见 于指、腕、膝等关节,偶有指关节变形,伴红肿者少见,关节X线片大多正常。 约40%病人有肌痛,5%~10%出现肌炎。 4.肾SLE病人的肾损害很常见,也是SLE死亡的常见原因。肾活检显示 肾脏受累几乎100%,但有临床表现者约占27.9%~70%。狼疮性肾炎可表现为 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其中以慢性肾炎 和肾病综合征者较常见。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出现蛋白尿、血尿(肉 眼或显微镜下)、各种管型尿、氮质血症、水肿和高血压等,晚期发生尿毒症。 5.心血管①心包炎:最常见,可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或心包积液。②心肌 炎:约10%病人有心肌损害,可有气促、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 心力衰竭而致死亡。③心内膜炎:疣状心内膜炎是SLE的特殊表现之一,多无 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但疣状赘生物可脱落引起栓塞,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④心肌缺血:部分SLE病人可因冠状动脉受累而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如心绞 痛和心电图STT改变,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6.肺与胸膜约35%病人出现双侧、中小量胸腔积液。肺间质性病变特点 为急性、业急性期的磨玻璃样改变和慢性期的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 干咳、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常显示弥散功能下降。约2%病人可并发弥漫性肺 泡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低氧血 症、呼吸困难。还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等。 7.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chiarie lupus,NP-SLE),又称为狼疮 脑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均可累及。NP-SLE的出现提示疾病处于活 动期,病情严重且预后不佳。主要表现为:①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癫痫、狼疮性 头痛、无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运动障碍、脊髓病、急性意识错乱、焦虑状 态、认知功能减退、情绪障碍及精神病。②外周神经系统表现:吉兰巴雷综合 征、自主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脑神经病变等。 引起NP-SLE的病理基础为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来自心瓣膜赘生物脱落 的小栓子,或有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或并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8.消化系统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腹痛、呕吐、腹泻、腹水等。血清转
过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的瘙痒性皮疹要注意并发皮肤真菌感染的可能。 3.骨关节和肌肉 约 85%病人有关节受累,关节肿痛是首发症状,最常见 于指、腕、膝等关节,偶有指关节变形,伴红肿者少见,关节 X 线片大多正常。 约 40%病人有肌痛,5%~10%出现肌炎。 4.肾 SLE 病人的肾损害很常见,也是 SLE 死亡的常见原因。肾活检显示 肾脏受累几乎 100%,但有临床表现者约占 27.9%~70%。狼疮性肾炎可表现为 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其中以慢性肾炎 和肾病综合征者较常见。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出现蛋白尿、血尿(肉 眼或显微镜下)、各种管型尿、氮质血症、水肿和高血压等,晚期发生尿毒症。 5.心血管 ①心包炎:最常见,可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或心包积液。②心肌 炎:约 10%病人有心肌损害,可有气促、心前区不适、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 心力衰竭而致死亡。③心内膜炎:疣状心内膜炎是 SLE 的特殊表现之一,多无 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但疣状赘生物可脱落引起栓塞,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④心肌缺血:部分 SLE 病人可因冠状动脉受累而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如心绞 痛和心电图 ST-T 改变,甚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6.肺与胸膜 约 35%病人出现双侧、 中小量胸腔积液。肺间质性病变特点 为急性、业急性期的磨玻璃样改变和慢性期的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 干咳、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常显示弥散功能下降。约 2%病人可并发弥漫性肺 泡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 50%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低氧血 症、呼吸困难。还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等。 7.神经系统 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chiarie lupus,NP-SLE),又称为狼疮 脑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均可累及。NP-SLE 的出现提示疾病处于活 动期,病情严重且预后不佳。主要表现为:①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癫痫、狼疮性 头痛、无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运动障碍、脊髓病、急性意识错乱、焦虑状 态、认知功能减退、情绪障碍及精神病。②外周神经系统表现:吉兰-巴雷综合 征、自主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脑神经病变等。 引起 NP-SLE 的病理基础为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来自心瓣膜赘生物脱落 的小栓子,或有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或并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8.消化系统 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腹痛、呕吐、腹泻、腹水等。血清转
氨酶升高、肝大,但多无黄疸,少数可发生急腹症。SLE的消化系统症状与肠壁 和肠系膜的血管炎有关。 9.血液系统活动性SLE可有慢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并可发生各系统出 血。部分病人因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出现无痛性轻、中度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 腋窝多见,约15%病人有脾大。 10.眼少数病人出现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等,可影响视力。 主要病因是视网膜血管炎,严重者可在数日内致盲。 【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血象可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少数为自身免疫溶血性贫 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血沉 增快,肝功能和肾功能可出现异常。 2.免疫学检查 抗核抗体谱包括: (I)ANA:见于几乎所有的SLE病人,是目前SLE首选的筛查项目。但 由于特异性低,因此单纯的ANA阳性不能作为LE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鉴别指 标。 (2)抗dsDNA抗体:是诊断SLE的特异性抗体,为SLE的标记抗体,多 出现在SLE的活动期。抗dsDNA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3)抗ENA抗体谱:是一组临床意义不相同的抗体。包括:①抗Sm抗体: 是诊断SLE的标记抗体,特异性99%,但敏感性仅25%,有助于早期和不典型 病人的诊断或回顾性诊断。②抗RNP抗体:阳性率4O%,对SLE诊断特异性 不高,往往与SLE的雷诺现象和肺动脉高压相关。③抗SSA(Ro)抗体:与SLE 中出现光过敏、血管炎、皮损、白细胞减低、平滑肌受累、新生儿狼疮等相关。 ④抗SSB(La)抗体:与抗SSA抗体相关联,与继发干燥综合征有关,但阳性 率低于抗SSA(Ro)抗体。⑤抗rRNP抗体:往往提示有NP-SLE或其他重要内 脏损害。 (4)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B 2G)抗体、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等针对自身不同磷脂成分的自身抗体。 3.其他X线、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肺部浸润、心血管病
氨酶升高、肝大,但多无黄疸,少数可发生急腹症。SLE 的消化系统症状与肠壁 和肠系膜的血管炎有关。 9.血液系统 活动性 SLE 可有慢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并可发生各系统出 血。部分病人因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出现无痛性轻、中度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 腋窝多见,约 15%病人有脾大。 10.眼 少数病人出现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等,可影响视力。 主要病因是视网膜血管炎,严重者可在数日内致盲。 【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血象可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少数为自身免疫溶血性贫 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血沉 增快,肝功能和肾功能可出现异常。 2.免疫学检查 抗核抗体谱包括: (1)ANA:见于几乎所有的 SLE 病人,是目前 SLE 首选的筛查项目。但 由于特异性低,因此单纯的 ANA 阳性不能作为 SLE 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鉴别指 标。 (2)抗 dsDNA 抗体:是诊断 SLE 的特异性抗体,为 SLE 的标记抗体,多 出现在 SLE 的活动期。抗 dsDNA 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3)抗 ENA 抗体谱:是一组临床意义不相同的抗体。包括:①抗 Sm 抗体: 是诊断 SLE 的标记抗体,特异性 99%,但敏感性仅 25% ,有助于早期和不典型 病人的诊断或回顾性诊断。②抗 RNP 抗体:阳性率 40% ,对 SLE 诊断特异性 不高,往往与 SLE 的雷诺现象和肺动脉高压相关。③抗 SSA(Ro)抗体:与 SLE 中出现光过敏、血管炎、皮损、白细胞减低、平滑肌受累、新生儿狼疮等相关。 ④抗 SSB(La)抗体:与抗 SSA 抗体相关联,与继发干燥综合征有关,但阳性 率低于抗 SSA(Ro)抗体。⑤抗 rRNP 抗体:往往提示有 NP-SLE 或其他重要内 脏损害。 (4)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 1(β 2GPI)抗体、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等针对自身不同磷脂成分的自身抗体。 3.其他 X 线、CT 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肺部浸润、心血管病
变、出血性脑病等。 【诊断要点】 根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标准,下列11项中符合4项或以 上者可诊断$LE:①颧部蝶形红斑。②盘状红斑。③光敏感。④口腔溃疡。⑤关 节炎。⑥肾脏病:蛋白尿>+++(或>0,5g/d或细胞管型)。⑦神经系统异常: 癫痫或精神症状。⑧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⑨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或 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⑩抗ds-DNA(十),或抗Sm(十), 或抗磷脂抗体阳性。荧光ANA(+) 知识链接 SLE活动性或急性发作的评估标准 现用的评估标准有很多,较为简明实用的为SE疾病活动度指数((ysm5c activit西ex,SLEDAI).,根据病人10天内是否出现以下症状来确定评估分数,得分在10分或10分以上 者应考虑SLE活动.症状评分如下:抽挡(8分)、精神异常(8分)、脑器质性症状(8分)、视觉异常(8 分入、脑神经受累(8分)、粮疮性头痛(8分)、脑血管意外(8分)人、血管炎(8分入、关节炎(4分入、肌 炎(4分).管型尿(4分)、血尿(4分).蛋白尿(4分).脓尿(4分).新出现皮疹(2分).脱发(2分) 发热(1分)、血小板诚少(1分X白细胞减少(1分)。 【治疗要点】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为控制病情及维持临床缓解。治疗原则是活动 且病情重者,给予强有力的药物控制,病情缓解后,给予维持性治疗。$LE病人 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一般治疗活动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积极控制感染,避免日晒等各 种诱因。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用于发热、关节肌肉疼痛、关节炎、浆膜炎等, 但无明显内脏或血液病变的轻症病人。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 萘普生等。该类药物可损伤肝细胞,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上升,对肾炎 病人应慎用。 (2)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积在皮肤,能抑制DNA和抗DNA抗体的 结合,具有抗光敏和控制SLE皮疹的作用,主治SLE引起的皮肤损害
变、出血性脑病等。 【诊断要点】 根据 199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标准,下列 11 项中符合 4 项或以 上者可诊断 SLE:①颧部蝶形红斑。②盘状红斑。③光敏感。④口腔溃疡。⑤关 节炎。⑥肾脏病:蛋白尿>+++(或>0.5g/d 或细胞管型)。⑦神经系统异常: 癫痫或精神症状。⑧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⑨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或 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⑩抗 ds-DNA(+),或抗 Sm(+), 或抗磷脂抗体阳性。荧光 ANA(+)。 知识链接 SLE 活动性或急性发作的评估标准 现用的评估标准有很多,较为简明实用的为 SLE 疾病活动度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根据病人 10 天内是否出现以下症状来确定评估分数,得分在 10 分或 10 分以上 者应考虑 SLE 活动。症状评分如下:抽搐(8 分)、精神异常(8 分)、脑器质性症状(8 分)、视觉异常(8 分)、脑神经受累(8 分)、狼疮性头痛(8 分)、脑血管意外(8 分)、血管炎(8 分)、关节炎(4 分)、肌 炎(4 分)、管型尿(4 分)、血尿(4 分)、蛋白尿(4 分)、脓尿(4 分)、新出现皮疹(2 分)、脱发(2 分)、 发热(1 分)、血小板减少(1 分)、白细胞减少(1 分)。 【治疗要点】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为控制病情及维持临床缓解。治疗原则是活动 且病情重者,给予强有力的药物控制,病情缓解后,给予维持性治疗。SLE 病人 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一般治疗 活动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积极控制感染,避免日晒等各 种诱因。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用于发热、关节肌肉疼痛、关节炎、浆膜炎等, 但无明显内脏或血液病变的轻症病人。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 萘普生等。该类药物可损伤肝细胞,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上升,对肾炎 病人应慎用。 (2)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积在皮肤,能抑制 DNA 和抗 DNA 抗体的 结合,具有抗光敏和控制 SLE 皮疹的作用,主治 SLE 引起的皮肤损害
(3)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抑制炎 症反应,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的作用。在诱导缓解期,根据病情泼尼松剂量为每日 0.5~lmg/kg,病情稳定后2周或6周后缓慢减量。如果病情允许,以<10mgd 泼尼松的小剂量长期维持。在出现狼疮危象者应进行激素冲击治疗,即甲泼尼龙 500~10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5天为1疗程。如病情需要,1~2 周后可重复使用,这样能较快控制病情活动,达到诱导缓解的目的。 (4)免疫抑制剂:加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更好地控制SLE活动,减少SLE 暴发以及减少激素的剂量和副作用。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CTX)、莓酚酸酯 (MMF)等。在有重要脏器受累的SLE病人中,诱导缓解期建议首选CTX或 MF治疗,如无明显副作用,建议至少应用6个月以上。在维持治疗中,可根 据病情选择1一2种免疫抑制剂长期维持。目前认为羟氯喹应作为SLE的背景治 疗,可在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中长期应用。 (5)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某些病情严重,如狼疮危象,合 并全身性严重感染、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病 人,有急救作用。 (6)其他:中医辨证施治获得一定效果,雷公藤对狼疮性肾炎有一定疗效。 【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疾病所致的血管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2.疼痛:慢性关节疼痛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3.口腔黏膜受损与自身免疫反应、长期使用激素等因素有关。 4.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5.焦虑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面容毁损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等有关。 【护理措施】 1.皮肤完整性受损具体护理措施参见本项目任务一“皮肤损害”的护理。 2.疼痛:慢性关节疼痛具体护理措施参见本项目任务一“关节疼痛与肿 胀”的护理。 3.口腔黏膜受损 (1)饮食护理: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维持病人良好的饮食平衡。鼓励进食 高糖、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宜软食,忌食芹菜、无花果、蘑菇
(3)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可显著抑制炎 症反应,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的作用。在诱导缓解期,根据病情泼尼松剂量为每日 0.5~1mg/kg,病情稳定后 2 周或 6 周后缓慢减量。如果病情允许,以<10mg/d 泼尼松的小剂量长期维持。在出现狼疮危象者应进行激素冲击治疗,即甲泼尼龙 500~1000mg,静脉滴注每天 1 次,连用 3~5 天为 1 疗程。如病情需要,1~2 周后可重复使用,这样能较快控制病情活动,达到诱导缓解的目的。 (4)免疫抑制剂:加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更好地控制 SLE 活动,减少 SLE 暴发以及减少激素的剂量和副作用。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CTX)、霉酚酸酯 (MMF)等。在有重要脏器受累的 SLE 病人中,诱导缓解期建议首选 CTX 或 MMF 治疗,如无明显副作用,建议至少应用 6 个月以上。在维持治疗中,可根 据病情选择 1~2 种免疫抑制剂长期维持。目前认为羟氯喹应作为 SLE 的背景治 疗,可在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中长期应用。 (5)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某些病情严重,如狼疮危象,合 并全身性严重感染、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病 人,有急救作用。 (6)其他:中医辨证施治获得一定效果,雷公藤对狼疮性肾炎有一定疗效。 【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疾病所致的血管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2.疼痛:慢性关节疼痛 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3.口腔黏膜受损 与自身免疫反应、长期使用激素等因素有关。 4.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5.焦虑 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面容毁损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等有关。 【护理措施】 1.皮肤完整性受损 具体护理措施参见本项目任务一“皮肤损害”的护理。 2.疼痛:慢性关节疼痛 具体护理措施参见本项目任务一“关节疼痛与肿 胀”的护理。 3.口腔黏膜受损 (1)饮食护理: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维持病人良好的饮食平衡。鼓励进食 高糖、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宜软食,忌食芹菜、无花果、蘑菇
烟熏食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促进组织愈合。 (2)口腔护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有口腔黏膜破损时,每天晨起、睡前 和进餐前后用漱口液漱口:有口腔溃疡者在漱口后用中药冰硼散或锡类散涂敷溃 疡部,可促进愈合;有细菌感染者用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局部涂以碘甘油 有真菌感染者用1%~4%碳酸氢钠液漱口,或用2.5%制霉素甘油涂敷患处。 4.治疗配合 急性期及疾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活动。饮食上多摄取高蛋白、 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芹菜、无花果、香菇等加重病情的食物, 此外,紫外线照射会加重SLE病人的病情,应叮嘱病人避免阳光直射皮肤,禁 止日光浴,夏季外出最好穿长袖衣裤、带帽子、打遮阳伞,并尽量避免在上午 10点至下午3点这一段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外出。应用温水洗脸,禁用碱性过强 的肥皂清洁皮肤,忌用各类化妆品,不染发。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护理详见本项目任 务一“皮肤损害”的护理。雷公藤的不良反应较大,对性腺具有毒性作用,女性 可发生月经不调及停经,男性则出现精子数量减少,亦可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 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等。停药后可消除。长期应用氯喹可引起 视网膜退行性变和心机损害,应定期检查眼底,监测心脏功能。 5.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1)休息: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保护脏器功能,预防并 发症发生。 (2)营养支持:肾功能不全者,应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水钠 摄入。意识障碍者,鼻饲流质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 (3)病情监测:定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观察水肿的程度、尿量、尿色、 尿液检查结果的变化,监测血清电解质、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改变。 6.焦虑具体护理措施参见本项目任务一“关节疼痛与肿胀”的护理。 【健康教育】 1.避免诱因教育病人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如阳光照射、妊娠、 分娩、药物及手术等。为避免日晒和寒冷的刺激,外出时可戴宽边帽子,穿长袖 衣及长裤。育龄妇女应避孕。病情活动伴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属妊娠禁忌
烟熏食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促进组织愈合。 (2)口腔护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有口腔黏膜破损时,每天晨起、睡前 和进餐前后用漱口液漱口;有口腔溃疡者在漱口后用中药冰硼散或锡类散涂敷溃 疡部,可促进愈合;有细菌感染者用 1∶5000 呋喃西林液漱口,局部涂以碘甘油; 有真菌感染者用 1%~4%碳酸氢钠液漱口,或用 2.5%制霉素甘油涂敷患处。 4.治疗配合 急性期及疾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当活动。饮食上多摄取高蛋白、 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芹菜、无花果、香菇等加重病情的食物。 此外,紫外线照射会加重 SLE 病人的病情,应叮嘱病人避免阳光直射皮肤,禁 止日光浴,夏季外出最好穿长袖衣裤、带帽子、打遮阳伞,并尽量避免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这一段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外出。应用温水洗脸,禁用碱性过强 的肥皂清洁皮肤,忌用各类化妆品,不染发。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护理详见本项目任 务一“皮肤损害”的护理。雷公藤的不良反应较大,对性腺具有毒性作用,女性 可发生月经不调及停经,男性则出现精子数量减少,亦可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 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等。停药后可消除。长期应用氯喹可引起 视网膜退行性变和心机损害,应定期检查眼底,监测心脏功能。 5.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1)休息: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保护脏器功能,预防并 发症发生。 (2)营养支持:肾功能不全者,应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水钠 摄入。意识障碍者,鼻饲流质饮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 (3)病情监测:定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观察水肿的程度、尿量、尿色、 尿液检查结果的变化,监测血清电解质、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改变。 6.焦虑 具体护理措施参见本项目任务一“关节疼痛与肿胀”的护理。 【健康教育】 1.避免诱因 教育病人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如阳光照射、妊娠、 分娩、药物及手术等。为避免日晒和寒冷的刺激,外出时可戴宽边帽子,穿长袖 衣及长裤。育龄妇女应避孕。病情活动伴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属妊娠禁忌
并避免接受各种预防接种。 2.休息与活动在疾病的缓解期,病人应逐步增加活动,可参加社会活动 和日常工作,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皮肤护理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损处感染 4.用药指导坚持严格按医嘱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 保证治疗计划得到落实。应向病人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 方法等,并教会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疾病知识教育与心理调适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使 其了解本病并非“不治之症”,若能及时正确有效治疗,病情可以长期缓解,过 正常生活。嘱家属给病人以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维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
并避免接受各种预防接种。 2.休息与活动 在疾病的缓解期,病人应逐步增加活动,可参加社会活动 和日常工作,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皮肤护理 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损处感染。 4.用药指导 坚持严格按医嘱治疗,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 保证治疗计划得到落实。应向病人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 方法等,并教会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疾病知识教育与心理调适 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使 其了解本病并非“不治之症”,若能及时正确有效治疗,病情可以长期缓解,过 正常生活。嘱家属给病人以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维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