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教学时数4 教师王美芝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六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护理项目二糖尿病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助 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健 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技术 专业 护理 教学时数 4 教师 _王美芝_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模块六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护理 项目二 糖尿病病人护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了解发病机制及辅助 检查。 能力目标:熟悉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整体护理,正确进行健 康教育。 素质目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法、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备注 糖尿病病人护理 5分钟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整 体护理? 入院护理 5分钟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有,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护理评估 任务二护理问题 任务三护理措施 任务四健康教有 任务一糖尿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80分钟 护理评估实训 重点讲授症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状、体征 (一)健康史 护理评估实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但主要是由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1.1型糖尿病 (1)第一期一遗传学易感性(LA)
教 学 过 程 备注 糖尿病病人护理 课程导入: 运用案例导入法,提出任务:如何按照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整 体护理? 5 分钟 入院护理 接病人,安排床位,戴腕带,测量体重 填写住院病人一览表,床头卡,建立病历 送病人入病房,通知医生 测生命体征(重症病人抢救) 入院教育 ,熟悉环境 住院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任务一 护理评估 任务二 护理问题 任务三 护理措施 任务四 健康教育 任务一 糖尿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学生结合病例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老师归纳、总结、补充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护理评估实训 支撑知识: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但主要是由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1.1 型糖尿病 (1)第一期―遗传学易感性 (HLA) 5 分钟 80 分钟 重点讲授症 状、体征 护理评估实 训
(2)第二期一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启动) (3)第三期一免疫学异常(胰岛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4)第四期一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 (5)第五期一临床糖尿病 (6)第六期一临床表现明显 2.2型糖尿病 (1)遗传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2)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3)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二)身体状况 1.代谢紊乱症候群糖尿病的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 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2.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感染。 3.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易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 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数性跟 行,严重供血不足可致肢体坏疽。 (2)微血管病变 ①糖尿病肾病。 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其他:如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糖尿病心 肌病。 (3)神经病变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最为常见。 (4)眼的其他病变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 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5)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
(2)第二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启动) (3)第三期―免疫学异常(胰岛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4)第四期―进行性胰岛β 细胞功能丧失 (5)第五期―临床糖尿病 (6)第六期- 临床表现明显 2. 2 型糖尿病 (1)遗传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2)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3)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二)身体状况 1. 代谢紊乱症候群 糖尿病的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 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2. 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感染 。 3. 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病人易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 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 行,严重供血不足可致肢体坏疽。 (2)微血管病变 ①糖尿病肾病。 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其他:如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糖尿病心 肌病。 (3)神经病变 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最为常见。 (4)眼的其他病变 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 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5)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
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 (或)深部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 (三)辅助检查 1.尿糖测定 2.血葡萄糖(血糖)测定血糖升高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 主要依据。正常范围为空腹血糖3.9-5.6mmo1/L(70-100mg/d1)。 3.葡萄糖耐量试验 4.胰岛素和C-肽测定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有助于了 解B细胞功能和指导治疗,但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5.糖化血红蛋白A和糖化血浆白原白测定可反映取血 前8一12周血糖的总水平,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之一 6.其他:病情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可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C)常降低。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糖尿病为慢性疾病,需终生治疗,且每日需严格控制饮食, 常规检测血糖和用药治疗等,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和精神负担, 易使其产生悲观情绪。部分患者抱着无所谓态度,不严格按照医 嘱规律治疗,随着并发症的出现造成躯体痛苦、甚至致残 任务二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学生讨论 10分钟 教师总结 【常见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糖尿 病病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通过病例推 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导出护理问 2.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增高、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足、微题 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 (或)深部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 (三)辅助检查 1.尿糖测定 2.血葡萄糖(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 主要依据。正常范围为空腹血糖 3.9-5.6mmol/L(70-100mg/dl)。 3.葡萄糖耐量试验。 4.胰岛素和 C-肽测定 血浆胰岛素和 C-肽测定有助于了 解 B 细胞功能和指导治疗,但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5.糖化血红蛋白 A1 和糖化血浆白原白测定 可反映取血 前 8~12 周血糖的总水平,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之一, 6.其他:病情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可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常降低。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糖尿病为慢性疾病,需终生治疗,且每日需严格控制饮食, 常规检测血糖和用药治疗等,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和精神负担, 易使其产生悲观情绪。部分患者抱着无所谓态度,不严格按照医 嘱规律治疗,随着并发症的出现造成躯体痛苦、甚至致残。 任务二 提出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常见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糖尿 病病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血糖增高、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足、微 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 4.潜在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10 分钟 通过病例推 导出护理问 题
任务三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遵医嘱治疗方案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60分钟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重点讲授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糖尿病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理措施实 (一)遵医嘱治疗 训 1.糖尿病健康和心理疗法。使病人认识糖尿病和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2.糖尿病监测。 3.体育锻炼。 4.药物治疗 (1)促进胰岛分泌剂:只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 病,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2)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用药。常 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过敏、乳酸酸中毒。常用药物有二甲双 胍。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餐后高血糖。 (4)胰岛素增敏剂 (5)胰岛素治疗 (二)饮食护理 1.计算标准体重 2.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3.热量分布三餐热量分布大根为1/5、2/5、2/5或1/3、 1/3、1/3,或分成四餐为1/7、2/7、2/7、2/7. 4.食用纤维:每日饮食中食用膳食纤维的含量以不少于40: 为宜,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
任务三 针对该病人制定护理措施 学生分三组进行讨论 遵医嘱治疗方案 该病人病情观察重点 该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该病人药物护理 分组讨论后,每组代表讲述要点,其他组同学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护理措施实训 支撑知识:糖尿病的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一)遵医嘱治疗 1.糖尿病健康和心理疗法。使病人认识糖尿病和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2.糖尿病监测。 3. 体育锻炼。 4. 药物治疗: (1)促进胰岛分泌剂 : 只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 2 型糖尿 病,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 (2)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用药。常 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过敏、乳酸酸中毒。常用药物有二甲双 胍。 (3)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餐后高血糖。 (4)胰岛素增敏剂 (5)胰岛素治疗 (二)饮食护理 1. 计算标准体重 2.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3. 热量分布 三餐热量分布大根为 1/5、2/5、2/5 或 1/3、 1/3、1/3,或分成四餐为 1/7、2/7、2/7、2/7。 4. 食用纤维:每日饮食中食用膳食纤维的含量以不少于 40g 为宜,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 60 分钟 重点讲授 护理措施实 训
5。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1)定时定量进餐,不可随意增减: (2)严格限制各种糖的摄入。 (3)照顾病人饮食习惯,改进烹饪方法 (三)运动护理 1.运动时间1型糖尿病病人,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 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2型糖尿病肥胖者空腹适 当运动。活动时间每次15~30分钟,每日1~3次,每周运动不 少于3次,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逐渐延长。 2.运动方式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 太极拳、球类活动等。 3.运动的注意事项: (1)应尽量避免恶劣天气。 (2)指导病人逐渐增加运动量及活动时间,以不感到疲芳为 度。 (3)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 处理。 (4)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本人的姓名、年龄 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以备急用: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 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三多一少”的症状,注意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 毒及高渗性昏迷表现,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呼吸深快、呼 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瘙痒、感觉异常 感染及破损,特别是足部的情况:定时监测血糖、血压、血脂、 眼底、肝肾功能、身高、体重等。 (五)用药护理 (1)口服降糖药
5.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1)定时定量进餐,不可随意增减。 (2)严格限制各种糖的摄入。 (3)照顾病人饮食习惯,改进烹饪方法。 (三)运动护理 1.运动时间 1 型糖尿病病人,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 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2 型糖尿病肥胖者空腹适 当运动。活动时间每次 15~30 分钟,每日 1~3 次,每周运动不 少于 3 次,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逐渐延长。 2.运动方式 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做广播操、 太极拳、球类活动等。 3.运动的注意事项: (1)应尽量避免恶劣天气。 (2)指导病人逐渐增加运动量及活动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 度。 (3)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 处理。 (4)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本人的姓名、年龄、 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以备急用;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 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三多一少”的症状,注意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 毒及高渗性昏迷表现,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呼吸深快、呼 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瘙痒、感觉异常、 感染及破损,特别是足部的情况;定时监测血糖、血压、血脂、 眼底、肝肾功能、身高、体重等。 (五)用药护理 (1)口服降糖药
①磺脲类药物应餐前半小时服,其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 应,还有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胆汁淤滞性黄疸、肝功能损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 ②双胍类药物应餐前或餐中服,其副作用是腹部不适、口中 金属味、恶心、畏食、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 ③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服用,常 见不良反应为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 ④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有心力衰竭或肝病 者慎用或禁用。 (2)胰岛素 ①给药方法:紧急情况下,仅普通胰岛素可静脉给药 ②药物抽取:注射胰岛素必须使用1ml或与胰岛素浓度含量 相匹配的专用注射器。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 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③注射部位: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 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应交替使 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 ④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a.观察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如头昏、心悸、多 汗、饥饿甚至昏迷:胰岛素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寻 麻疹;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b.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可进食糖果 含糖饮料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 ⑤药物保存:胰岛素需置于冰箱内冷藏(5~15℃)保存, 避免受热、光照和冻结。如超过有效期或药液出现颗粒时不能使 用。 (六)足部护理 1.促进足部循环 2.避免足部受伤
①磺脲类药物应餐前半小时服,其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 应,还有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胆汁淤滞性黄疸、肝功能损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 ②双胍类药物应餐前或餐中服,其副作用是腹部不适、口中 金属味、恶心、畏食、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 ③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后服用,常 见不良反应为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 ④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有心力衰竭或肝病 者慎用或禁用。 (2)胰岛素 ①给药方法:紧急情况下,仅普通胰岛素可静脉给药。 ②药物抽取:注射胰岛素必须使用 1ml 或与胰岛素浓度含量 相匹配的专用注射器。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 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③注射部位: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 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应交替使 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 ④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a.观察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如头昏、心悸、多 汗、饥饿甚至昏迷;胰岛素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寻 麻疹;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b.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可进食糖果、 含糖饮料或静脉推注 50%葡萄糖 20~30ml。 ⑤药物保存:胰岛素需置于冰箱内冷藏(5~15℃)保存, 避免受热、光照和冻结。如超过有效期或药液出现颗粒时不能使 用。 (六)足部护理 1. 促进足部循环 2. 避免足部受伤
3.保持足部清洁 (七)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1.一般护理: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吸氧,寻找 和去除可能存在的诱因。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先以生理 盐水开通静脉,用于快速补液的通路应用较大的针头选择较粗直 的血管,另一通路为滴注胰岛素备用。 3.病情监测:观察有无口渴、多饮、多尿、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昏迷等。 记录神志、瞳孔的改变。正确记录24h出入水量,及时抽血、留 尿检测血糖、血酮、尿糖、尿酮、CO,-CP、pH、血钾等。 任务四该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疾病知识指导通过个人教育、机体教育等多种方式,使 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其预后与血糖的控制 15分钟 程度和有无并发症有关,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治疗 的依从性。鼓励患者保持身心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2.饮食、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及自觉执行饮食治 疗。 3.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低 血糖的处理。 4.疾病监测教会患者使用便携性血糖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使患者学会记录糖尿病日记(包括时间、血糖、饮食、运动、用 药等)。 5.防治并发症指导告知患者可能引起糖尿病急、慢性并发 症的诱因,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3. 保持足部清洁 (七)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1.一般护理: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吸氧,寻找 和去除可能存在的诱因。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先以生理 盐水开通静脉,用于快速补液的通路应用较大的针头选择较粗直 的血管,另一通路为滴注胰岛素备用。 3.病情监测:观察有无口渴、多饮、多尿、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昏迷等。 记录神志、瞳孔的改变。正确记录 24h 出入水量,及时抽血、留 尿检测血糖、血酮、尿糖、尿酮、CO2-CP、pH、血钾等。 任务四 该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 疾病知识指导 通过个人教育、机体教育等多种方式,使 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其预后与血糖的控制 程度和有无并发症有关,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治疗 的依从性。鼓励患者保持身心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2. 饮食、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及自觉执行饮食治 疗。 3.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低 血糖的处理。 4. 疾病监测 教会患者使用便携性血糖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使患者学会记录糖尿病日记(包括时间、血糖、饮食、运动、用 药等)。 5. 防治并发症指导 告知患者可能引起糖尿病急、慢性并发 症的诱因,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15 分钟
出院护理 ~责任护士按医嘱通知病人及家属作好出院准备 >开出通知单交给病人/家属 >出院指导 》送病人出病房 >消毒床单元 小结 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出院护理 责任护士按医嘱通知病人及家属作好出院准备 开出通知单交给病人/家属 出院指导 送病人出病房 消毒床单元 小结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5 分钟
教案底页 思考题 1,糖尿病病人有哪些潜在的问题需医护合作解决? 2.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指导内容? 3.试述胰岛素的用药内容。 预习提示 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讨论病例,解答以下问题: 1.有哪些症状和阳性体征? 2.该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讨论病例 现病史:女性,37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2年,此次出现咳嗽, 咳痰2周,自服用抗生素,未见明显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尿量减 少,送至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口唇发绀,口腔溃烂,面部红斑,两肺底闻及细湿啰音,体温 38.4℃,脉搏110次/分。 辅助检查:尿蛋白阳性,血肌酐412pmol/L。 填表日期: 年月 日
教 案 底 页 思考题 1.糖尿病病人有哪些潜在的问题需医护合作解决? 2.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指导内容? 3.试述胰岛素的用药内容。 预习提示 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讨论病例,解答以下问题: 1.有哪些症状和阳性体征? 2.该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讨论病例 现病史:女性,37 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 12 年,此次出现咳嗽, 咳痰 2 周,自服用抗生素,未见明显效果,并出现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尿量减 少,送至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口唇发绀,口腔溃烂,面部红斑,两肺底闻及细湿啰音,体温 38.4℃,脉搏 110 次/分。 辅助检查: 尿蛋白阳性,血肌酐 412μ mol/L。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